联考必备精选常识—政治篇

联考必备精选常识—政治篇

【刷题记录及考情分析】

刷完2017-2019年联考政治常识的题目后,发现:

联考常识政治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以时政为主。

除时政外,主要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考查较少,2017年共计考查了3题,2018年公基考查了5题,2019年公基考查了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查范围涵盖了所有能考查的部分,中特则重点考查十九大之后的习思想,如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新发展理念等。

哲学概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属于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属于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这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将世界的本原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

观点:水是万物的始基;“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自然观唯物,社会历史观唯心。特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观点: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界立法;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2.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观点:上帝创世纪;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在事先;存天理,灭人欲;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②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

(一)物质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意识

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2.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3.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4.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辩证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永恒发展。

(一)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3.整体与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二)发展

1.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3.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规律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性:可知性、客观性、普遍性、可利用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具有多种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2.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3.常见表述:

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既要……又要……、……相结合等。

重点论: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关键/要害……

(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质量互变规律

(一)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坚持底线思维,不逾矩;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三)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自觉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助于进行辩证地思考,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直线论;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循环论。

五、认识论

(一)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两次飞跃。第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条件: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如“时势造英雄”。

(二)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如“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三)英雄史观,如“英雄造时势”,“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维持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

三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或者落后于社会存在。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

“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三、五大新发展理念

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解决动力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四、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和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九大报告

一、主题

二、新时代

三、新矛盾

四、新阶段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