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2、4

题目顺序相同
手机搜题技巧🔎:
右上角“…”,左滑找到“查找页面内容”,输入题目关键词
电脑搜题技巧🔎:
Ctrl+F或右上角“…”,“查找”,输入题目关键词
 
形考任务二 

一、填空 

1.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1)、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群体压力 

2.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1)和大众传媒。 

同辈群体 

3.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1)、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和档案研究法。 

观察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1)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变量 

5.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1)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 

6.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1)自我。 

社会 

7.伍德(Wood)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1)与向下比较三种。 

相似比较 

8.(1)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自尊 

9.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1)的自我。 

应该 

10.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1)相对应。 

行为 

11.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1)。 

社会学习 

1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1)、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行动者 

13.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1)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 

首因 

14.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1)三种成分。 

行为 

15.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1)而得以实现的。 

观察学习 

二、单项选择题 

16.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 

C.再社会化 

17.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D.整体性 

18.新官上任要点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体现的是(  )。 

C.首因效应 

19.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 

B.皮克马利翁效应 

20.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努力 

21.卡茨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 

A.功能理论 

22.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 

B.晕轮效应 

23.在改变态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 

D.活动参与法 

24.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接受一些专家的说服,这体现了说服者的(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C.权威性 

25.10.凯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 

B.三阶段理论 

 
三、名词解释 

26.刻板印象 

答: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27.归因 

答: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28.社会认知 

答: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9.态度 

答: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四、简答题 

30.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答: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参考他人评价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我们可以借鉴周围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如父母、老师、朋友或同事的反馈。这些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可能忽略的优点和缺点 

2.分析个人成长历程 

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这包括我们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社会活动等。分析这些经历中的成功和失败,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形成准确自我评价的关键步骤。我们需要定期花时间思考自己的行为、决策和价值观,并与自己的理想自我进行比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动机、兴趣和目标。 

4.使用科学的评价工具 

现在有很多在线评估工具和问卷,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评估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倾向和发展潜力。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我们的回答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5.考虑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我们的自我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确保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符合时代的期望。 

 
31.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当个体的内部认知(如想法、态度、信念)之间存在矛盾或冲突时,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认知失调”的心理状态。这种失调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紧张感,促使个体采取行动以减少或消除这种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强调了三个主要的应对策略,用于减少或消除内心的矛盾 

1.改变认知:个体可能会修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使它们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例如,如果某人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但他仍然想继续吸烟,他可能会尝试通过认为“吸烟可能不会对我造成太大伤害“来减轻内心的冲突2.改变行为:个体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减少失调。比如,如果某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的价值观不符,他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他的信念,例如戒烟。 

3.增加新的认知:另一种方式是添加新的信息或认知,以帮助解释或平衡现有的矛盾。例如,如果某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他周围的人都在吸烟并没有出现问题,他可能会认为“虽然吸烟有害,但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个体在面对内在的不一致和冲突时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并提出了减少内心冲突的不同策略。这个理论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动机、态度改变以及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形考任务四
一、填空 

1.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1)、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信息 

2.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1)三个特点。 

情感性 

3.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1)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包容 

4.米尔格拉姆曾提出“(1)理论”,又称“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六度间隔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1)、吸引奖赏理论、自尊与获得他人的尊重以及互惠式好感。 

互补 

6.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与(1)。 

承诺 

7.使他人获益但自己无法获益甚至需要付出代价、且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1)行为。 

利他 

8.根据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将其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1)的攻击行为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亲社会 

9.解释攻击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和(1)理论。 

社会学习 

10.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1)。 

社会抑制 

11.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1)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权威他人 

12.暗示根据发出者的来源可以分为自我暗示和(1)两种。 

他人暗示 

13.关于领导有效性的理论主要有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1)。 

权变理论 

14.竞争与(1)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 

合作 

15.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被称为(1)群体。 

非正式 

二、单项选择题 

16.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  )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代价入手,更加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 

D.社会交换理论 

17.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认为,个体会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攻击行为而习得攻击行为。 

B.班杜拉 

18.当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出现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之为(  )。 

A.社会惰化 

19.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  )行为的普遍存在。 

D.服从 

20.“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  )现象。 

C.社会惰化 

21.“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 

C.反暗示 

22.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现象的存在。 

C.从众 

23.个体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属于(  )。 

C.服从 

24.(  )现象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D.去个性化 

25.(  )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其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B.偏见 

 
三、名词解释 

26.攻击行为 

答:攻击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心理或言语等方面.内容简介攻击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
27.社会惰化 

答: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 

28.社会影响 

答: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名词,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的现象。 

29.群体极化 

答:群体极化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于极端的现象。 

 
四、简答题 

30.减少与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宣泄:攻击是人的缺纤本能,应当寻求社会容许的有效方式来达到宣泄的目的,比如参加体育活动等。 

(2)习得的抑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包括社会规范罩扮敏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等。 

(3)置换: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物枝为。比如“寻找替罪羊”出气等。 

(4)培养同情心:通常的做法就是对人们进行移情教育。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培养人们的同情心,有助于减少攻击行为。 

 
31.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答:(1)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另外,通过对公众进行反偏见教育也可以有效减少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深人、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性奖励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有用就点赞扩散)
声明:本文由iGuoKai整理,题目从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摘录,作答结果仅供学习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