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考资料

1.狭义的科学指的是()。答案:自然科学

2.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答案: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时期。答案: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4.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答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答案: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6.()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答案:皮亚杰

7.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答案:清朝末年

8.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答案:陶行知

9.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答案: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10.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国的科学教育体系。答案:美国

11.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答案:已有科学认识

12.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社会与自然

1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答案:数学认知

14.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答案:环境

15.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其中()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答案: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16.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此纲要规定幼儿园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六科。()答案:对

17.2007年7月8日至12日,在澳大利亚帕斯市召开的有世界50个国家1000多名科学与技术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发表了《科学与技术教育帕斯宣言》。()答案:对

18.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列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进入“科学领域”课程阶段。()答案:错

19.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又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答案:对

20.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仅可以跟随发展,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发展中引起新的形成物”。()答案:错

21.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基于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理论的“概念转变”的策略,是围绕“日常概念”与“利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展开的。()答案:对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不需要成人的引导、支持和帮助。()答案:错

23.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感官的观察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答案:对

24.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进行的科学学习比较浅显,科学探究比较简单,就不能苛求他们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具备应有的态度、品质等价值观。()答案:错

25.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答案:对

26.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答案:错

27.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答案:对

28.美国在1996年发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就特别指出,学校,包括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的人。()答案:对

29.美国学者乔·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答案:对

30.陈鹤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并就以此为基础的“五指活动课程”进行实践研究。()答案:对

31.简述科学的本质与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答案:1、目标的长远性追求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是幼儿科学教育界价值取向。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革。终身教育的倡导和实施,使儿童的学习已经走出以往的狭小范畴,开始成为贯穿一生的完整过程。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如果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当我们预想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发生矛盾时,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来求取知识的传递。2、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意义,是自己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3、过程的探索性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得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4、结果的经验性与以往不同,幼儿科学教育更加尊重幼儿的认识特点和科学的本质特征。它不追求幼儿说出来的、准确的、科学的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幼儿可以悟到但说不出来的,也可能是在成人看来是幼稚的、童话般的,但幼儿却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更何况任何科学知识都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在引导孩子们认识风时,我们不应在期待着他们能说出“空气流动产生风”,而应为幼儿发现和感受到“风真有劲,把我的帽子吹跑了!”“风让我的风车一会儿转,一会儿停;一会儿往这边转,一会儿往那边转”感到满足。可以增强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小实验也可以开启儿童的世界观,让他慢慢的接触,要自己动手,还有这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32.简述美国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答案:(1)将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根本目标;(2)强调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3)教育内容以现代社会生活为背景构建幼儿的探索领域。总之,各国幼儿科学教育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强调和重视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打好基础。

33.试结合儿童科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儿童的科学朴素理论。答案:1.朴素理论的概念朴素理论又被称为是直觉理论、前理论、似理论和天真理论,他与科学理论、成熟的理论、正规理论是相对的。朴素理论认为,幼儿对于世界和事物的认知有着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而这种观点和认知是由常识性的特定领域相关知识组成的,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同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就体现在幼儿所形成的关于世界这些内部的理论上,获得这些知识对于幼儿特定领域的问题解决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2.儿童朴素理论下的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途径方式

3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答案:科学思想

35.美国学者乔·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定义的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答案:对科学发明的理解

36.“兴趣、好奇、好问”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目标。答案:科学情感与态度

37.“预测与推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目标。答案:科学方法与能力

38.“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答案:3-4岁

39.“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答案:5-6岁

40.“引导学前儿童在操作、探究中发现并理解三脚架稳定的特性”,该活动目标表述是从()的角度?答案:教师

41.在《纲要》和《指南》中多处强调“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季节变化和常见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和影响”等,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特点。答案:生活性

42.大班科学活动《地下的秘密王国》的目标表述为:(1)观看森林冬景图。(2)说说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请问这个目标表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答案: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43.夏天雨季,突降暴雨,学前儿童立即被下雨所吸引,雨后地面出现小水洼,蚯蚓钻出来了,树叶挂着露珠…….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暂停了原本准备的课程教学计划,而是与儿童一起观察雨并进行引导教学,这体现了科学教育课程的()特点。答案:生成性

44.《纲要》和《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分别暗含在《纲要》的内容与要求和《指南》的()部分。答案:教育建议

45.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具体包括保护与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答案:求知欲

46.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答案:感官的观察

4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让学前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来获得有关的经验与体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象水平的()概念。答案:初级科学

4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为科学探究和()两大维度,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做了进行了进一步分解。答案:科学认知

49.1932年,我国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诞生了。()答案:对

50.1949年以后,我国学前教育借鉴美国的模式进行了改革。()答案:错

51.儿童虽然有其独特的心理与思维发展水平,但其学习与建构科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成人的特点。()答案:错

52.光、影、颜色等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物质科学”内容。()答案:对

53.在1952年3月与7月分别颁布实施《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中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定为“认识环境”,包括日常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答案:对

54.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湖泊等地貌景观,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以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都是学前儿童感兴趣也应该学习的科学内容。()答案:对

55.学前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动作和具体形象为主,其思维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也可能获得抽象理论水平的科学概念。()答案:错

5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科学教育中最下位、最切近的目标,比较具体。()答案:对

57.学前儿童获取科学知识与经验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前儿童抽象水平的科学概念()。答案:错

58.孩子自出生就不断地与周围世界直接接触,已感知了不少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已从自身的周围环境中自发地获取了一定的科学经验。()答案:对

59.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生活性,强调课程内容源于、高于进而回归学前儿童的生活,这就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生活性特点。()答案:对

60.科学性与启蒙性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原则。()答案:对

61.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是3-4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答案:错

62.表述教学活动目标一般有两种方式:从教师角度表述和从学前儿童角度表述。()答案:对

63.除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科学教育内容,幼儿园和家庭一日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偶发生成的科学教育契机,教师要敏感关注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促进学前儿童科学学习,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随机性特点。()答案:错

64.2001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是?答案:(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65.儿童科学教育中包含哪些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方法?答案: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是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呵护学前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亲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初步学会探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为其终身科学学习奠定基础(酌情0-3分)。总之,应着重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分类、预测与推断、操作与实验、测量、调查、交流等科学方法与能力。

66.从历史发展和国际范围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有哪些新变化?答案:更追求了求真,杨善,达美的完美统一。让幼儿在审美愉悦中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维护科学杨善的价值追求,与求真的精神态度。

67.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等,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个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取向的。答案:学科

68.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活动,因为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答案:集体

69.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答案:区域游戏型活动

70.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这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点。答案:自主性

71.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答案:活动自主性

72.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这是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的()特点。答案:灵活和随机

7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为主要活动方式。答案:游戏

74.幼儿需要根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制订研究的计划和调査的方案。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环节。答案:猜测假设

75.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动手操作,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答案:实验法

76.因为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认识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科学教育课程,这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答案:生活性原则

77.以下不属于一个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必须部分的是()。答案:活动总结

78.幼儿的思维特点以()思维为主,所以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答案:具体形象

79.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物质环境类型的是()。答案:咨询室

80.区角活动按照五大领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无论哪一种类型都需要通过孩子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它的教育价值。这是区角活动的()特点。答案:实践性

81.和幼儿园一对多的教育方式相比,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对孩子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共同探索和指导。这体现了家庭进行科学教育的()特点。答案:个别化

82.“5E”教学模式是Engage、Explore、Explain、Elaborate和Evaluate,即参与、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教学环节。()答案:对

83.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选择确定了活动内容之后,通常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总结三个部分。()答案:错

84.为中班幼提供的记录表应简单明了,以勾选或贴图等方式为主。()答案:错

85.区角活动也可以称为“活动区活动”,因翻译不同,还有“区域活动”等叫法,它们在概念上都是相通的。()答案:对

86.区角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个性及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性水平的发展。()答案:对

87.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索的起点,教师要以多种形式给予幼儿提出问题的时间与机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答案:对

88.学科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科学学习的结果,强调活动的预设性。()答案:对

89.在大班“光与影”主题下的“灯光设计师”区角,为便于幼儿操作电筒和彩色玻璃纸等材料,教师应该将其安排在离窗口较近位置,同时增加遮光布进行光线遮挡。()答案:错

90.幼儿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决定了集体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开展基本没有价值了。()答案:错

91.幼儿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知识和经验,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答案:对

92.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兴趣,做到有方向的引导。()答案:错

93.材料在区角活动中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隐性指导。为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注意及时更替和更新。()答案:对

94.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从时间上来说,跨越了幼儿一日生活的所有时间,涵盖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答案:对

95.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为背景,在活动中将蕴含于儿童生活资源之中的有关科学知识经验渗透于一定的情境中。()答案:对

96.观察是有效指导的基础,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自由地选择内容和材料开展游戏。()答案:对

97.简述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设计原则和指导要点。答案:1、指导儿童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方法和儿童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注意选择合理而适合内容和儿童认知特点的观察观察形式;设计观察类科学活动时要注意教师不是传授给儿童的知识,而是儿童自己探究、发现梳理观察的结果,培养儿童发现、探究精神。2、教师实验操作要注意面向全体儿童,使每个儿童清楚感知操作过程,体验实验的神奇与魅力;儿童操作时要注意选择的操作内容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安全,教师在儿童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实施具体的指导。3、技术制作类科学活动重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儿童动手制作,让儿童亲历制作的过程,教师注意不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有二的制作过程,给儿童充分的制作空间。

98.简述集体教学中的科学教育价值特点。答案:首先,集体科学教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可以获取基本的科学知识、经验、方法与技能;其次,因为教师的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整体班级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可快速了解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再次,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与班级中其他幼儿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启发与学习。

99.一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说道“原来杆秤、养蚕、竹蜻蜓、走马灯、染布可以做成科学课,我一直以为,这只能上民间文化的相关主题,可是你带小朋友探讨走马灯机械工作原理,饲养观察蚕宝宝生活习性,吐丝结茧,还有小朋友用杆秤玩买卖游戏,进行称重测量的活动,这些都让我知道传统文化课程也可以有科学的元素。”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案例中教师感悟的看法,说一说有什么启发?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科学教育环境和资源,才能有效的促进儿童们在科学领域中的探索?答案:“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诱发幼儿积极的行为及创造性思维,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可见,环境在幼儿园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们经过激烈的研讨,梳理出平时在创设班级主题环境时存在的问题,现场参考主题用书——《颜色躲猫猫》,定位了教室的整体色调,确定了能体现区域特点的各个区域名称以及基本材料等,从大处着手,注重细节的体现,每个角落都能体现主题的学习轨迹。

100.在科学发现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尽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以及科学游戏中成为()。答案:主动构建者

101.()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答案:自然角

102.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答案:兴趣

103.心理环境是学前儿童有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从()两方面展开。答案:幼儿园物质准备与师幼良好互动

104.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答案:问题情境

105.诸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是()课程资源。答案:显性

106.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的方法是()。答案:描述记叙法

107.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是()。答案:诊断性评估

108.旨在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或修正课程的评估是()。答案:形成性评估

109.为倾听5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答案:马赛克方法

1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答案:精神环境

111.社会课程资源不包括以下哪项()。答案:网络资源

112.学前儿童科学态度包括学前儿童对()和科学教育的学习具有好奇心与兴趣。答案:周围世界

113.学前儿童在认识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所感知的现象,因此他们无法脱离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这是儿童思维的()特性。答案:具象性

114.以潜在的方式对科学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属于()课程资源。答案:隐性

115.事件取样观察法常用于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等。()答案:错

116.发展检核表法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或测查,制定发展检核表,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好标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答案:对

117.只有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才能真正引起对课程资源的重视,实现对资源建设行为的有效指导。()答案:对

118.因为自然角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答案:对

11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等级评定法是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法。()答案:对

120.学习故事评价法是一种以叙事的方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答案:对

1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物质环境中的气象角属于自然角的一部分。()答案:错

122.科学教育中幼儿发展的评估内容分为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三个方面。()答案:对

123.观察与记录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在于形成态度与能力。()答案:对

124.访谈法是以一系列的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被评估对象认知、行为、态度的评估方法。()答案:错

125.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了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知识,本次作业着重进行实践能力考查。请大家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设计并执行一次优质的科学教育活动,题目自拟,内容自选(内容要符合儿童年龄段特征),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完整且具体可操作。作业必须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含师幼互动过程)、活动反思总结(评价)等。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本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为零。答案:《会飞的纸屑》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摩擦起电的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2、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教学准备:碎纸屑、塑料尺、钢尺、水彩笔、铅笔、毛皮、棉布等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引出探究问题。1、回顾会飞的东西。教师: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谈论会飞的东西,你知道有哪些熊熊哦会飞吗这里有许多小纸屑他们也想飞,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飞起来2、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小纸屑也能飞起来。3、介绍操作材料。教师:我们看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请你们想办法,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二、分组探究分小组,探究如何使纸屑飞舞起来。试着用这些材料让小纸屑飞起来。三、教师演示,幼儿实验与讨论。1、教师演示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塑料尺和毛皮让纸屑飞起来,其他材料行不行你们试一试2、幼儿进行实验,尝试用本组的材料或其他替代品使纸屑飞舞起来。这次实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并给大家演示一下。3、幼儿演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交流其他可以使纸屑飞舞起来的材料。4、讨论纸屑飞起来的原因,了解摩擦生电的现象。教师小结:因为我们的塑料尺经过摩擦,产生了电,电能把很轻巧的纸屑吸过来,纸屑就是被塑料尺上的电吸过去的。这种现象叫摩擦生电。四、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静电的自述。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除了塑料小棒摩擦绸布可以吸起纸屑、手套摩擦有机玻璃板可以让蝴蝶飞舞,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活动总结:原来是这样。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神奇的静电,知道了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哪些东西容易产生静电,还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大自然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去探索。老师在科学区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动时继续玩产生静电的游戏。活动延伸: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大量有关玩静电游戏的材料,除教学活动中所用过的以外,还添置如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认识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电的原理。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很强烈。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只要将塑料物品在衣服或头发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与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将彩片吸起来。课间活动时,他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手中的塑料物品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彩片,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彩片吸起来。对此,我没有给予否定,而是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不锈钢杯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又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在科学实验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为孩子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