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理解之必会技巧
中心理解之必会技巧
中心理解题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必考题型,不仅是学好言语的基础题型,而且其在每年的国联考中占比较大。下面就中心理解的几个常用技巧进行梳理,希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家做题的正确率。
技巧一:尾句出现结论词,则尾句引导中心句的概率较大
说明:中心理解题相较于其它题型,明显的特点是文字量较大,需要在短时间内把握文段的重点。那么,当一个题目难度过大,或较为晦涩时,怎样“猜”能够有个好的正确率呢?其实可以把握住尾句的结论词,因为结论词本身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如果结论词出现在结尾,引导一个完整的尾句,那么文段大概率是“分总”结构,尾句作为中心句的概率较大。
注意事项:尾句应出现一些典型标志词,如:因此、所以、故而、可见等,且这些词语之前得是句号,也就是结论词引导的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尾句。
例题:(2020国考)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人类对此处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质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西太平洋的暖池和北赤道流等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是物理海洋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区域;这里还有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珊瑚礁大三角区,是开展海洋生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的热点区域。因此,海洋科学家可以在此开展海山的水文物理、化学及生源要素、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及生物生态等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在西太平洋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B人们对西太平洋海山系统的认识
C西太平洋区域所蕴含的海洋资源
D西太平洋对中国气候和地质的影响
分析:可以发现,尾句出现“因此”结论词,且之前为句号,故文段大概率为“分总”结构,尾句为该文段重点,强调海洋科学家可以在“西太平洋”开展“水文物理”、“化学及生源要素”等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对应A项。
B项,“西太平洋海山系统的认识”对应首句“人类对此处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首句为引出话题,非重点,排除;C、D两项“所蕴含的海洋资源”和“对中国气候和地质的影响”,均为结论之前,且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技巧二:随时警惕不明确选项
说明:不明确选项是中心理解题当中较为常见的错误选项设置特征。我们在做题时,一旦把握住了中心,不仅要看选项表述与中心意思是否相符,更要注意对比哪个选项表述更加直接、明确。
注意事项:不明确选项一定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同样一个表述,放在此题中可能为正确答案,放在另一个题中可能就不够明确了。容易成为不明确选项的答案有两个特征:一是否定表述,如“不能“、”不应该“、”并非“等;二是表述较为笼统,其它选项可以对其解释。
例题:(2019云南)凡论问题,皆要弄清文体的要素,人们习惯上把议论文分为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而任何议论首先要明确论辩的对象。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A.叶圣陶先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
B.论点、论据、论证并非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
C.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辩对象,即“对谁说”
D.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
分析:文段首先即提出观点,议论文有三要素,但是首先要明确的是辩论的对象,后文通过举例说明,依然在论证对象的重要性,即“对谁说“,对应C项;
A项属于例子部分,非重点,排除;D项“说明文“并非文段关键,排除;B项指出三者”并非“最重要的要素,没有指出什么更重要,故为表述不明确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技巧三:巧用感情色彩,快速排除干扰项
说明:有些时候,在读完文段后,可能文段难度较大,我们能够把握住一个大概的意思,但是并不具体、清晰,这时可能会觉得选项中不止一个选项和文段意思较为接近。此时,如果文段具备明确的感情色彩,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文段感情的倾向去排除干扰项。
注意事项:此方法运用的前提是文段和选项都必须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通常来说有两种“积极“和”消极“两种倾向,而文段的倾向应与选项的倾向保持一致
例题:(2017河南)研究人员认为噩梦能够让我们释放出那些在我们清醒时折磨我们的压力和焦虑。他们解释说:“那些在我们清醒时令我们担忧的事情,在我们睡着之后还会继续干扰我们。无意识状态下的大脑会获取我们的抽象恐惧,通过噩梦的故事形式,将其转变成一种记忆。”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记忆对于大脑来说更容易处理,它代表着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事情,而不是围绕着我们的担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噩梦:
A.代表着过去发生的某种事情
B.虽然可怕却有益精神健康
C.是一种令我们担忧的故事形式
D.本质上是恐惧对记忆的扭曲
分析:文段开篇指出噩梦能释放出那些在清醒时折磨自己的压力和焦虑,然后进一步解释说明,指出噩梦是有用的,所以文段对噩梦持积极态度,强调噩梦是有好处有作用的,对应B项。
A项属于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担忧的故事形式”,D项“对记忆的扭曲”本身感情色彩消极,与文段感情倾向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技巧四:学会利用反向排除法做题
说明:有些文段内容表述较为抽象,短时间内很难读懂,或者读完后感觉在选项中并不存在某个选项和自身提炼的中心能够很好的匹配对应。此时应该从选项出发,尝试用排除法解题。
注意事项:“排除法”主要利用一些在知识点里被大家所熟知的,具有明显非重点或错误特征的表述,将其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如“转折前“、”结论前“、”片面“、”绝对“、”偷换时态“等。
例题:(2017湖北)家犬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虽差异巨大,却有共同祖先——灰狼。灰狼在全球分布非常广泛,但各地的家犬并不是从各地的灰狼演化而来。通过从基因组DNA入手,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家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者发现,来自东亚南部地区的家犬群体具有最高的多样性。同时,系统发育树的结构也支持家犬这一共同的起源地。在系统发育树上,每一个枝的末端代表一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近的群体在树上的位置也会比较近。而来自东亚南部地区的家犬样品,都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位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家犬起源于在全球具有非常广泛分布的灰狼B.性情不同、形态各异的家犬有着共同起源地C.系统发育树原理为动物演化研究提供了支撑D.基因组DNA的研究根本解决了家犬起源问题
分析:文段开篇论述家犬的祖先是灰狼,后文通过转折关联词“但”重点强调各地的家犬的起源,即并不是从多个地方的灰狼演化而来。随后通过“同时”引导的并列结构分别从“基因组DNA”及“系统发育树的结构”两方面对前文观点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指出世界各地的家犬有着共同的起源地,对应B项。
A项“家犬起源于灰狼“位于文段转折前,非重点,排除;C项”系统发育树原理“与D项”基因组DNA研究“分别位于后文”同时“前后,均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学了这么多中心理解的解题技巧,接下来快去粉笔APP刷题练习吧!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大家在中心理解这种题型上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