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格斯曾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最终编写了(B)一书。
A. 《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 B.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C. 《关于工业劳动的心理生理问题》 D. 《资本论》
2.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代表作(D)中,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该成果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A. 《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 B.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C. 《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 D. 《江村经济》
3. 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著名论断的是(C)
1.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社会调查工作,其本人是社会调查的身体力行者,以下属于毛泽东同志撰写的调查报告的有(BCD)。
A.《米脂县杨家沟调查》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调查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的有(ABCD)。
1. 实践性是社会调查最重要的特征,任何社会调查都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2. 社会调查是一方治百病,其所关注的是调查对象的所有内容。(×)
5. 社会调查有助于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
6. 社会调查有助于提高发现、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社会调查旨在描述社会现象,因此,不需要理论的指导。(×)
8. 社会调查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
9. 社会调查的伦理道德原则,要求调查者要处理好与调查对象的关系,调查对象应是自愿参与,并且不能伤害调查对象。(√)
10. 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是主要为普通百姓服务,同时拥有自觉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做指导。(错)
11.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调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所总结和倡导的“深入实际”“召开座谈会”“解剖麻雀”“典型调查”等工作方法对中国社会调查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调查事业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建立了全国性的行政统计机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基本国情国力调查的能力,为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
1.按照收集资料的形式,社会调查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直接调查方法与间接调查方法,通常而言,以下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
2.社会调查按照调查时间,可分为横剖调查和(B)。
3.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指(C)。
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优点表现在(ABCD)。
1. 在社会调查中,实施调查的一方通常称为调查者,是社会调查的主体,表明“由谁调查”。根据一项社会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调查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组织或机构。(对)
2. 调查对象是指社会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一方,是社会调查的客体,表明“向谁调查”。(对)
3. 调查单位通常也称为分析单位,是指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对)
5. 总的来说,社会中的一切具体事物、具体现象都能作为调查对象,同时也能作为调查单位。(对)
6.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通过调查得知一户中国农民家庭生活困难,便得出中国农民尚未脱贫的结论,这是犯了区群谬误的错误。(错)
7. 抽样调查,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遗漏地逐个进行的调查。(错)
8.普查主要用于对国情、国力最基本情况的调查,通常都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一般的个人和组织无法采用这种调查类型。(对)
9.普查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主要和最流行的调查类型。(错)
10.个案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大量样本或总体的特征。(错)
11.广义的社会调查方法,是指实施一次社会调查需要运用的所有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
12. 狭义的社会调查方法,是指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人们通常所说的调查方法即这些方法。(对)
13. 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只适用于定性研究。(错)
14. 抽样调查一般以观察调查法为主,同时辅以其他资料收集方法。(错)
15.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对)
1. 在社会调查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不包括(B)。
2.社会调查方案出台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不包括(D)。
2. 对于社会调查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3. 以下属于社会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的有(ABCD)。
1. 社会调查课题的产生,或由上级部门指定,或由委托单位提出,或由调查者根据兴趣自选,但无论出自何方,都应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及可行性而定。(对)
2. 社会调查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社会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对)
3. 选择社会调查课题最好从简单、具体开始,以小见大、小题深做,再逐步扩大和深入课题的内容。(对)
4. 探索性研究是关于社会调查的具体程序、操作方式方法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相当于一项建筑工程的设计图和施工图。(错)
5. 社会调查方案必须全面考虑课题的需要和调查人员的主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对)
1. (A)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以确定其类别,并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如“男性、女性”。
2.具有高低、大小和强弱等差异性的社会现象一般使用(B)。
3.在社会调查中,对收入、年龄、出生率等进行的测量一般都是(D)。
4.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将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B)。
5.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C)。
6.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中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A)。
1.一般将通过操作化编制测量指标体系的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BCD)。
1. 在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调查者需要将调查内容构建成具体化、可测量的综合指标,从而为后期的调查问卷设计与资料收集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对)
2. 社会调查中的测量是指运用一定的工具,根据一定的规则,将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现出来的过程。(对)
3. 社会测量中,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都可以用多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也可以互相兼容。(错)
5. 定类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指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进行的测量。(错)
6. 四种测量类型中,定比测量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测量方法。(错)
7. 在现代社会调查中,调查的具体内容通常体现在由一系列测量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之中,而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通过操作化来实现的。(对)
8. 操作化,亦称概念操作化或变量操作化,是指将抽象概念(变量)转化为具体的、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指标的过程。(对)
9. 概念界定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对)
10. 对概念的操作定义是指对一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概括说明,即对概念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所做的概括说明。(错)
11. 测量指标体系,是指相互区分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多个指标集合而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项指标都反映了调查对象某个方面的某一特征,所有指标的集合则反映了调查对象的整体特征。(对)
12. 测量的效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例如,用一架磅秤称某一件物体,称了几次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可以说明测量工具及测量结果的效度很高。(错)
13. 社会测量中,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对)
14. 一般来说,对测量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调查者的问题、调查对象的问题、测量的长度和测量的难度。(对)
2.(A)是指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3.(D)是指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B)是指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6.(A)是指在特定总体中直接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
8.(C)是指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预见或接触到的元素作为样本的方法。
9. (C)是指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
10.(D)其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对象进行调查,然后通过这些调查对象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以此类推,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
1. 抽样是抽样调查的必要前提,通常是在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对)
2. 抽样是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中,也就是所有最基本的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例如,从某企业的3 000名工人所构成的工人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200名工人构成的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对)
3. 抽样误差是指用统计值去估计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只要采取正确的抽样方式,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错)
4. 概率抽样又称为随机抽样或等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每一个元素都具有同等可能性进入样本的抽样方法。(对)
5. 分类抽样,是指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照不同特征分为若干子总体(类),然后从每一个子总体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分类样本),再将这些子样本集合为总体样本。(对)
6. 多阶段抽样把全部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分阶段抽取样本,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对)
7. 样本规模又称为样本容量、样本大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单位的数量。样本规模不仅影响其代表性,而且直接影响调查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等。(对)
8. 在统计学中,通常以100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100个单位以上)和小样本(100个单位及其以下)。(错)
9. 根据抽样原理,一般来说,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总体规模越大,所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小。(错)
10. 要达到同等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大一些;在异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样本规模则应该小一些。(错)
1.(A)是未经加工或未公开的最原始的资料,如信件、手稿、日记、笔记、回忆录、自传、实时记录和会议记录等,以及现场拍摄、录制的照片、胶卷、录音带、录像带等。
2.在社会调查中,(C)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3.(B)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
C. 文献调查法可以研究那些年代久远及无法再现或接触不到的调查对象。
1. 以下属于文献调查法中的文献的有(ABCD)。
2.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可将文献分为(ABCD)。
3. 根据文献加工层次的不同,可将文献分为(ABCD)。
1. 文献调查法是社会调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在社会调查进行之前,都要对该领域的成果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形成调查工作的基础;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应当注意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摘取所需成分做进一步分析。(对)
2. 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必须具有知识内容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必须具有人类的记录行为。(对)
3. 文献调查法简称文献法,也称为历史文献法,是指收集、分析和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对)
4. 文献法中,文献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对)
5. 摘取文献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浏览、筛选、精读、记录。(对)
6. 文献定量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错)
7. 文献定性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错)
8. 文献调查法不适用于时间跨度大的纵贯剖析或趋势分析。(错)
9. 相比其他类型的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成功的概率较低。(错)
10. 对于一项专门的社会调查来说,既有的文献往往不够系统、全面,无法充分说明问题。(对)
1.现代社会经常用到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是(B)。
2.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
3. 问卷中有关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一般属于(A)。
4. 调查问卷中问题的结构安排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ABCD)。
C.按照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 D.按照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1. 问卷调查法也称为问卷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对)
2. 调查问卷是社会调查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其主要形式是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调查对象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
6. 一份调查问卷除了应该有反映调查内容的标题,通常还应该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和其他内容等。(对)
7. 编码,是指对每一份问卷、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唯一的代码,并以此作为数据处理的依据。(对)
8. 对新政策的态度、对某政府官员的评价等的测量不适用量表。(错)
9. 量表通常由多项指标综合而成。也就是说,其测量的是多个变量的指标。(对)
10.问卷调查法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调查问卷和回收调查问卷等过程。(对)
11. 设计好问卷以后应当进行试调查,即邀请一些与正式调查对象同类的人填答问卷。试调查的着眼点不是调查对象如何填写问卷,而是要求试调查对象根据经验和认识对问卷的各个方面提出意见,以便发现问题、完善问卷。(对)
1. 以下对非结构式访谈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3. 以下对个别访谈法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C)。
6. 以下对集体访谈法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1. 访谈调查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CD)。
2. 访谈法在提问时,有一些常用的有效控制方法,以下属于这些方法的是(ABCD)。
1. 访谈调查法简称访谈法,是指由访谈者根据调查要求与调查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对)
2.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指按照统一设计的、具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对)
3. 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个别访谈只能采取非结构式访谈形式。(错)
4. 个别访谈只能是访谈者与访谈对象面对面口头交谈的直接调查。(错)
5. 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和结束访谈四个环节。(对)
6. 个别访谈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社会调查方法,对访谈者的要求很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胜任。(错)
7. 集体访谈也称为会议调查法,是指访谈者邀请若干访谈对象,通过集体座谈或集体回答问题的方式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对)
9. 集体访谈不仅是访谈者与多个访谈对象互相作用的过程,而且是若干访谈对象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对)
10. 按照调查目的不同,集体访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一类是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对)
11. 按照调查内容的不同,集体访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访谈;一类是专题性访谈。(对)
12. 访谈法中,访谈结果的好坏与访谈者的个人品质、特征和能力没有关系。(错)
2.(A)是指根据事先设计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的观察, 它要求事先对观察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
3.(D)指没有预先具体设计的观察, 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具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
4.(B)适用于观察某些公共场所(如会议、剧场和车站等)或某些公众活动(如游行、集会和考试等)中人们的行为和表现,特别适用于对某些特殊的、敏感的社会现象与社会事物进行的观察。
5. 调查者去农村调查,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进行实地观察,这种观察一般属于(C)。
A. 提供有关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务的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1.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调查法可分为(BC)。
2.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调查法可分为(CD)。
3.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调查法可分为(AB)。
4.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调查法可分为(AD)。
1. 观察调查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一般需要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对)
2. 观察调查法是一种漫无目的、没有事先计划的实地调查方法。(错)
3. 客观性原则是观察调查法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要求观察者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得出的观察结论必须真实、可靠。(对)
4. 和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观察调查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即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对)
5. 结构式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简便易行,因此在观察调查法中最为常用。(错)
6.实验室观察是指在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或者经过一定布置的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内,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它常常用于了解人们某些具体的、细微的行为特征。(对)
7.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通常会到基层“蹲点”,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求对策,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非结构式的实地观察。(对)
8.非参与观察也称为局外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加入观察对象的群体,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观察。(对)
9.一般来说,参与观察是比较客观、公允的,所以是一种最常用的观察类型。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即观察往往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获得的多是感性知识。(错)
10. 观察调查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即观察准备阶段、观察实施阶段和观察记录阶段。(对)
11.对于参与观察来说,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对于非参与观察来说,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错)
12. 在观察记录的两种方式中,事后追记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错)
13. 观察调查法能够直接观察到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发展与演变,因此不会出现观察误差。(错)
14. 观察调查法简便易行,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错)
A. 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B. 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 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D. 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1. 按照实验组织方式的不同,实验调查法可分为(AB)。
2. 按照实验环境的不同,实验法调查可分为(AB)。
3.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实验调查法可分为(CD)。
4. 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调查法可以分为(CD)。
1. 实验调查法简称实验法,也称为试验调查法,是指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对)
2. 实验调查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实验手段)会导致某些因变量(实验对象的特征)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的。(对)
3. 单一组实验可以克服对照组实验的缺点,从实验结果中有效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的自然变化的成分,准确说明实验效果。(错)
4. 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相比,前者的实验结果准确率要远远高于后者。但是社会领域的实验调查,仍然大多采用实验室实验。(错)
5. 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是实验调查法的一个特别要求。(对)
6. 实验调查法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实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类变量的控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对)
D. 网络调查法具有交互性,调查对象可以在网上与调查者互动
1. 网络调查法简称网络法,又称为网上调查法、线上调查法,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平台进行调查的方法的统称,可以说是传统调查方法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对)
2. 网络问卷调查法也称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简言之,即在互联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是当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网络调查方法。(对)
3. 在网络问卷调查中,调查者只能使用自己制作的问卷调查系统进行调查。(错)
4. 网络调查法优点突出,普适性强,适用于所有的调查。(错)
5. 在使用网络调查法时,应仔细甄别所获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
6. 在使用网络调查法时,不需要考虑调查对象的代表性。(错)
1.以下对大数据调查法的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B)。
C. 大数据调查法以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服务为中间媒介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数据
D. 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不存在个人隐私保护和法律问题
A.手机短信、通话记录 B. 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视频数据
C. 网络电商的交易记录 D. 工业生产线中的传感数据
1. 与传统调查数据不同,大数据不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取的数据,而是人类全方位活动的实时状态数据,其产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人类活动或周围环境进行自动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对)
2. 大数据调查法是指以大数据平台或大数据服务作为数据和信息来源的调查方法。(对)
4. 与传统调查数据相比,大数据价值密度高。(错)
5. 根据对大数据应用深度的不同,大数据调查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数据搜索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对)
6. 大数据调查法的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调查准备、数据获取、数据整理与分析、分析结果表达。(对)
7. 大数据调查法适用于对所有社会事务与社会现象的调查。(错)
8. 理论上,大数据可以提供详尽的调查信息,但在实际中,其依然缺少许多重要的信息。为了填补这些缺失的信息,许多拥有大数据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等会与调查者合作,通过传统调查方法来弥补大数据不足之处。(对)
1.调查资料必须是从真实的社会调查中得到的,而不能是弄虚作假、主观臆测,甚至杜撰的,这里说的是资料整理的(B)原则。
C. 分类越细越好 D. 分类所使用的概念要清楚、完整
3.(D)是指从样本的全部个案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案,对这些个案参照原始调查记录逐一进行校对,用这一部分个案校对的结果来评估全部数据的质量。
A. 数据逻辑一致性的清理 B.数据有效范围的清理
1.通常情况下,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是(ACD)。
4.统计图是社会调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呈现数据资料的方式,以下属于统计图的有(ABCD)。
2. 资料整理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对)
4. 文字资料只有一个来源,即文献源,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叙述的并且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错)
5. 在社会调查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为定性资料整理。(对)
6. 文字资料的审查工作,一部分是实地审查,就是在调查过程中边收集资料边进行审核;另一部分是系统审查,就是在资料收集完毕后集中进行审核,通常以后者为主。(对)
7. 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极具价值的资料,主要通过访谈与观察的途径获取。(错)
8. 前编码又称为预编码,是指调查者在调查方案设计时,事先为每一个问题及答案设置一个数字代码,编码时只要逐一记录调查对象回答的选项代码即可。(对)
9. 统计表和统计图是社会调查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呈现数据资料的方式,为纷繁复杂的数据资料提供了一种相对直观的表现方式。(对)
10. 社会调查中的统计图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几何图、象形图和统计地图,其中最常用的是统计地图。(错)
11. 统计图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绘制。(错)
1.(D)是指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一组数据向典型值集中的情况。
2.(C)是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差异情况。
5.(B)是指根据一个随机样本的统计值来估计总体参数值是多少的方法。
6.先提出关于总体情况的假设,然后在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值来对该假设进行证实或者证伪,这种方法被称为(A)。
7.两个变量之间的(C),是指当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或取值不同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或取值也不同),反过来也一样。
8.(D)是指当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取不同的值时),会引起或导致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取值也不同);但反过来,当后一变量发生变化时,不会引起前一变量的变化。
9.(A)是指将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从而分清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特征及相互联系的方法。
10.(B)是一种探寻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方法。
1. 按照参与统计的变量的多少,统计分析可以分为(ABD)。
2. 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有(ABCD)。
1. 定性分析是指对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进行质的分析,是确定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特征的分析。(对)
2. 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三个方面。(对)
3. 定性分析没有相关分析软件可用,只能依靠人工方式进行。(错)
4. 统计分析也称为定量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知识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对)
5. 根据调查资料的内容,可将定性分析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错)
6. 在社会调查中,众数是使用最多的集中量数。(错)
7. 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频数最高)的那个数值。在描述某一社会现象时,有时只需要掌握那个最普遍、最常见的数值就行了,这时就可以采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错)
8. 点估计是指用一个最恰当的样本统计值来代表总体的参数值。例如,我们要调查某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根据抽出的随机样本计算的平均身高为171厘米,我们就用171 厘米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一个估计值,这就是点估计。(对)
9. 在社会调查中,如果要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先用统计描述来简化资料,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交互分类表分析,又称为交叉表分析或列联表分析。(对)
10. 目前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 Excel软件则不具备统计分析功能。(错)
11. 定量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以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为必要前提。(错)
12. 理论分析是指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的分析方法,着重于对感性资料的理论升华与总结,揭示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对)
13. 进行比较分析,要特别注意调查对象的可比性。要使两种社会现象或两个社会事物具有可比性,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比较角度,建立起对双方都适用的比较标准,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对)
14. 求异法的基本思路是如果被研究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而在这些不同的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情况,那么,这种唯一的共同情况就可能是被研究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的原因。(错)
15. 要想获得对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透彻的认识,就应将其放置在社会系统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研究。(对)
1.(A)在撰写时偏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资料进行客观叙述,较少议论,它注重使人们对调查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中形成鲜明的、正确的看法。
2.(B)在撰写时偏重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的作者的见解,并且以此来引导读者,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性质及意义。
3.(D)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选用一个或数个典型单位、事例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后所撰写的调查报告。
1. 按照文体特点的不同,调查报告大致可以划分为(ABC)。
3.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查目的不同而不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ABC)。
4. 调查报告的观点是在充分占有并深入分析、综合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应当符合如下要求(ABCD)。
5.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ABCD)。
1.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社会调查总结阶段最重要的工作。调查报告的完成是社会调查结束的主要标志。(对)
2. 调查报告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撰写的反映真实情况的书面报告。(对)
3. 调查报告像一般公文那样有单一、固定的名称。(错)
4. 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调查报告,也称为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另一类是学术调查报告,也称为科研调查报告。(对)
5. 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导语、主体(错)
6. 调查报告的标题只能采用单行标题。7. 调查报告的署名只能署个人。(错)
8. 导语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错)
9. 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等主要在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完成。(对)
10. 结尾也称为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调查需要而定。(对)
11. 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包括确定主题和观点、精选素材、拟定提纲、起草调查报告和修改定稿五个步骤。(对)
12. 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只能采用文字表达的形式。(错)
13.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主要是一种记叙性文体。(错)
14. 和其他类型的文章一样,调查报告也应该避免冷冰冰的说教,通过一定的修辞方法,使语言鲜活、生动。(对)
15. 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类型的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定稿。(对)
文源: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期末辅导资料,封面图源: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封面。资料仅供备考复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