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题的17个丢分陷阱

今天学习分享岛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阅读题的17个丢分陷阱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的12个丢分陷阱

一、偷换概念

选项故意把两个概念混淆或者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发展方向等,造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在表述上出现误差。

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Ⅰ)

1.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解题思路

选项转述的文中的内容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分析语段可以看出,钱穆的意思是如果有关老子的问题不弄明白,那么先秦诸子中各学派的学术思想的联系、传承就不能弄明白,就没有办法谈论诸子百家了。对比选项可以发现,选项故意把“先秦诸子百家”与“《老子》和道家”混淆。

突破秘籍

判断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时,要注意分析文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

二、以偏概全

选项在转述文意时故意把文中多个方面(角度)漏掉一部分,而把其余的内容作为整体(比如发生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发展的过程等)。

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Ⅰ)

2.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解题思路

选项涉及的文章内容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语段的意思是:《论语·宪问》有有关“以德报怨”的问题,朱熹说有人说这个问题在《老子》书中有,以此可以证明《论语》引用了《老子》的内容,即《老子》出 书早于《论语》。文章的意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中的“问”和“答”都是出自《老子》,而选项只说了“答”的内容。

突破秘籍

作答时,要注意试题中的相关选项,表述的要点要全面,不能有任何遗漏。

三、混淆时态

文中的有些观点、问题等有着相关的时态,比如已然、未然等,设误项故意混淆已然和未然。

典型例题:(山东卷)

6.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解题思路

与选项相关的文中内容是: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语段的意思是中国艺术追求静寒的境界,虽然世界永远充满龌龊与清洁的角逐,但中国人把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当作一种理想、一种审美追求。设误项故意混淆时态,把文中的“未然”,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转述为“已然”,即“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

突破秘籍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相关观点、问题的发展,即把握相关的时态,是已经发生了还是正在进行或者已经结束等。

四、无中生有

文章没有相关信息,而设误项故意添加一些,使得选项的有些信息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

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Ⅰ)

3.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解题思路

与选项相关的文中语句是: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语段的意思是:《黄帝书》《申子》《慎子》《韩非子》等几本书有共通的文句,同时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加上申不害、慎到生活的年代可以判 断出《皇帝书》不会晚于战国中期。而选项中的“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在文中没有任何体现。

突破秘籍

阅读论述文要把握相关信息,特别是要注意选项和文章相关语句之间的区别点。

五、曲解文意

设误项故意曲解文中相关词语、语句的意思。

典型例题:(新课标全国卷Ⅱ)

1.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的语句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语句中的“似凫而大”的意思是凤外貌像“凫”但个头比凫大,而不是说“跟凫一般大”。

突破秘籍

阅读文章要注意理解相关语句的正确意思,特别是引用专家、古文的相关内容,要准确把握其含意。

六、增减限制

论述文为了说理严密,往往使用比较多的定语、状语等,而设误项在命制中增加或减少相关限制语,造成选项与文意有所区别。

典型例题:(山东卷)

8.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的语句是: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设误项故意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限制语,使得选项在说法上太过绝对。

突破秘籍

解答论述文相关题目时,要注意分析中心词前的相关修饰、限制语言。

七、主次颠倒

任何事物、事件等都有着主次、先后顺序,设误项故意混淆主次、先后等。

典型例题:(安徽卷)

3.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的语句是: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 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语段主要讨论经验和真理的关系,表述的内容是:人提出一些伦理公理,人们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把伦理公理接受下来。这里先发生的是“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 面打好基础的东西”,后发生的是“人们会把它们接受下来”,即人们通过大量经验的把握接受伦理公理。选项颠倒了先后次序。

突破秘籍

分析选项时,注意分析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事件的主次等。

八、错解事例

为了明白说理,论述文往往会使用一些事例解释、说明或论证某个观点,设误项故意曲解事例证明的对象或结论等。

典型例题:(山东卷)

8.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 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 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 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语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追求的是在静寒中展现生命的跃迁;第二层,用文嘉题画诗作为例子证明中国艺术静寒之境的追求。选项错解了引用事例的目的。

突破秘籍

看到论述文中的相关事例时,要注意分析事例证明的观点或说明的道理。

九、强加因果

设误项故意把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语句加上因果。

典型例题:(湖北卷)

6.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的语句是: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 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 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语段解释了孤独、隔膜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从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看是孤立和隔膜的,而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从村与村的关系上表述的。而所谓“三家村”是说我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这些村落有大有小。但“三家村”这样的小村的存在跟孤立、隔膜没有任何关系。

突破秘籍

阅读论述文要注意把握一个段落中出现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等。

十、拼凑词句

设误项把文中两个没有关系的语句拼凑起来。

典型例题:(广东卷)

12.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 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与 “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没有直接关系。

突破秘籍

要注意分析选项概念之间、语句之间等有无关系,关系如何等。

十一、肯否失当

设误项与原文对比肯否失当。

典型例题:(浙江卷)

8.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语段的意思是:传统建筑是从个体到个体的传播,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变化,这种变化是波浪式的,有高有低、不断变化。而选项直接用“难以”否定了传统建筑的变化性。

突破秘籍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语句表达的肯定和否定。

十二、文不对题

选项的内容符合文意,但与题干要求的内容没有关系。

典型例题:(重庆卷)

5.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的语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现象”。

突破秘籍

解答论述文题目时除了要把握语句是否符合文意外,还要把握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关系。

二、文言文阅读题的5个常见丢分陷阱

在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判断类题目是必考题型,这类题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或分析。怎样做好这类题目呢?

1、谨防选项概括上的错误

关注传主的主要生平事迹。谨防理解上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

如2022年湖北卷文言文阅读第11题A项:“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原文是:“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意思是:“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几乎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候他来。王济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从不看望叔父”的说法过于绝对,属于以偏概全。

做题时,我们要谨防选项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警惕选项中出现的“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之类的字眼。

2、谨防选项内容上的错误

关注传记中的人物和事件,谨防人物与事件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事件无中生有。

如2022年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6题B项:“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其中“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情,从原文“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这句推断,梁熙从政半年就被调往朝廷内可以推断,应该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才会有这么快的升迁。

做题时,我们要抓住文中“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选项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并且,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空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理清错位的时空或杂糅的事件。最后,还要注意选项是不是把没有的事情说成事实。

3、谨防选项逻辑上的错误

关注传主与其他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谨防题干将传主与其他人物或事件之间强加关系或因果关系不明。

如2022年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6题B项:“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原文是:“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从这里可以看出,“外来商人感激涕零”的原因是“松江的奸民拿了外来商人的货物,欠下钱却不还。许曾裕到任后,惩处了几个特别狡黠的人”,而不是“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

做题时,我们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

4、谨防选项翻译上的错误

关注文言现象。对传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误或误译。

如2022年新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应翻译为: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由此可见,题项中将“赍帑金”翻译为“筹措钱款”不准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