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太像总选错?记住这个方法,保证你选对!

说到中心理解,找中心是重中之重,绝大多数文段都存在一句话,能够帮助我们概括中心,这句话就是中心句,做中心理解题时,只需要将中心句找到,与选项进行同义替换即可。但是当我们找到中心句之后,会发现选项中有很多干扰,比如非重点、相悖、无中生有、分述句、不明确等等,大家可能会觉得很乱,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比择优。

今天小粉笔就用理论配合12道例题来和大家讲讲如何对比择优,跟上哦~

【注意】

需从以上四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当舍友。第一个是老板,第二个是苏大强,第三个是杀人犯,第四个是张东升(数学老师)。这四个人中优选第一个(老板风流倜傥),其他三个人要么是杀人犯,要么脾气太臭,故答案比较明显。

【注意】

若把老板换成拜月大叔,这个时候要选择苏大强当舍友,因为其他三个都是杀人犯。做题目也是一样,有一些是原则性错误,不选;另一些有点毛病、缺点,忍一忍也可以接受。本节课主要把中心理解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排一下顺序,对比择优时做到心中有数,即“金字塔”原则。

【注意】

金字塔:特点是必须从下往上建,先建第一层再建第二层,建了第二层再建第三层,建了第三层再建第四层,下面的结构是上面结构的基础。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必须满足生理需求,才能看下安全需求,有了安全需求才能有社交需求、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不能跳跃,做题也是一个道理。

例题

文段:

虽然张大龙不高,但是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曾经用一块钱赢了我十块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选项:

A.张大龙长得高

B.张大龙有点呆头呆脑

C.张小龙很有钱

D.张大龙聪明绝顶,无人能及

【解析】

1、本题没有正确答案,中心句为“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D项“无人能及”相较于文段,表述过于绝对,程度过重,排除。C项“张小龙”偷换概念/主体,文段论述“张大龙”,排除。文段“很聪明”说明感情色彩很积极,B项“呆头呆脑”为消极,排除。A项“张大龙长得高”与文段“张大龙不高”相悖,排除。

2、相悖(与文意有明显出入)、感情色彩(感情倾向与文段相反)、无中生有(文段压根没提)、过于绝对(程度与原文不符)均为原则性错误,如果出现,绝对不可作为正确答案。

【注意】

金字塔第一层:正确答案必须是正确的,没有明显错误。

1、正确答案的基本要求:保证正确性,不明显违背原文。

2、错误选项的类型:相悖、感情程度不符、无中生有。

例题

不论是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19世纪欧洲文学,还是以鲁迅为先导的中国现代文学,多半高擎现实主义大旗开垦生活,塑造典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基本也都坚守现实主义立场,比较善于揭露、针砭生活中的负面客观真实,这是完全必要且非常宝贵的。然而,部分小说缺乏对生活中积极因素和正面形象的塑造,缺少对正面价值和情感的呼吁。其实,现实主义创作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不仅注重剖析社会的阴暗面,也应注重展示生活的亮点;不仅看重批判社会阴暗面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也更看重作家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和同情。

这段文字主要批评了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哪个方面的问题?

A.典型人物的塑造过于刻板单一

B.作家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C.很多小说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D.部分小说存在消极负面的倾向

【解析】

“不论是……非常宝贵的”引出大家坚持现实主义的话题。“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部分小说缺乏……情感的呼吁”提出观点,论述这些太过黑暗了,不太正能量。“其实”可表转折,也可表解释说明,“其实……同情”并没有把前文的观点否定掉,故“其实”之后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文段先引出话题,通过转折引出观点,最后进行解释说明。题干问“主要批评了……哪个方面的问题”,对应D项。

A项:“刻板单一”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文意相悖,文段“多半高擎现实主义大旗开垦生活”说明很多作家大多关注现实,排除。

C项:“准确性和深刻性”说明是好事,选项感情色彩偏积极,而提问方式为“哪个方面的问题”,即寻找消极的答案,排除。【选D】

例题

文段:

虽然张大龙不高,但是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曾经用一块钱赢了我十块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选项:

A.张大龙不高

B.张大龙赢过我钱

C.赢过我钱的人很聪明

【注意】

1.、题重点依旧为“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A项“张大龙不高”为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张大龙赢过我钱”对应文段“曾经用一块钱赢了我十块钱”,对前文“张大龙很聪明”进行举例,非重点,排除。C项“赢过我钱的人很聪明”缺乏主题词,文段仅论述“张大龙”,排除。

2、A项为非重点(在一些关键词之前,如:转折之前非重点,结论词之前非重点),B项为分述句(如:例子、原因解释、数据资料、论证等),C项无主题词(缺少文段的核心话题),以上三个错误也是原则性错误,中心理解题是寻找文段中心,这几个选项根本没有接近中心,几乎不可作为正确答案。

【注意】

金字塔第二层(1):必须是契合文段中心的,不是次要的信息。

1、正确答案的要求:除了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还需契合文段中心、重点。

2、错误选项的类型:非重点、分述句、无主题词。

例题

进入网络化时代,虽然无纸化办公呼声不绝于耳,但在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耗材经费仍居高不下,讲话材料人手一册、电话通知打印成纸……相比于公款旅游、公车消费、公务接待,公共耗材的高消费更容易被人忽视。不妨多考虑微信等新媒体办公手段,防止陷入纸质化办公习惯“掉不了头”。一些现代企业已经实现远程办公、“云办公”,轻装上阵,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互联网时代无纸化办公是大势所趋

B.现代企业的办公模式更符合时代要求

C.机关事业单位应让无纸化办公落到实处

D.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耗材预算需做出调整

【解析】

“进入网络化时代……不绝于耳”论述大家都要求无纸化。“但”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但在不少机关事业单位……更容易被人忽视”提出问题,论述事业单位有问题,没有很好去履行无纸化。“不妨多考虑”提出对策,即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解决无纸化办公问题。前文先引出话题、背景,再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尾句是重点,锁定C项,对应文段“不妨多考虑微信等新媒体办公手段”。

A项:“互联网时代无纸化是大势所趋”对应文段“进入网络……不绝于耳”,为背景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现代企业”对应文段“一些现代企业已经实现远程办公”,为例子部分的内容,排除。

D项:“预算”如:今年必须花多少钱,文段的核心话题是“无纸化”,选项没有主题词,排除。【选C】

【注意】

本题还有其他思路:A、B项没有“事业单位”,即没有主题词,因为文段是针对事业单位去提的对策,文段主题词为“事业单位+无纸化办公”,均排除。

例题

文段:

虽然张大龙不高,但是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曾经用一块钱赢了我十块钱

虽然张大龙不帅,但是张大龙很温和,脾气很好,多次弄脏他的布鞋都没生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选项:

A.张大龙很聪明,思维快

B.张大龙很温和,脾气好

【注意】

文段为并列结构,A、B项均表述片面,不选,即当文段存在并列结构时,若选项不能完全包含或概括文段内容,绝对不能选。如果文段整体为并列结构,而选项片面,这也是原则性错误,几乎不会作为正确答案(前提是文段为并列结构)。

【注意】

金字塔第二层(2):非并列文段必须是契合文段中心的,不是次要的信息;并列结构文段不能片面的。

1、正确答案的要求:非并列结构:契合文段中心、重点。并列结构: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2、错误选项的类型:非并列结构:非重点、分述句、无主题词。并列结构:片面选项。

例题

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

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

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

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解析】

问“主要说明”,为中心理解题。首句引出“决策”这一话题。分号提示文段为并列结构,前文论述如何做决策,首先要知道这是个机会,即识别机会。“又”为并列关键词,“立断立行”指要果断,不能优柔寡断,“若想等到……早已逝去了”对“果断”进行反面论证,即不能等到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文段论述第一个是看准、知道时机,第二个是要果断,这两点要同时做到才能抓住机会,需概括全面,锁定A项。

B项“智慧和勇气”对应文段“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C项“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对应文段“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均为分号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D项:“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表述不明确,文段论述要掌握时机和果断决策,排除。【选A】

【注意】

做题不能只看关键词,要重点词和行文脉络两者结合在一起,“关键”是后半句的重点,与前半句没有关系。

例题

文段:

虽然张大龙不高,但是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曾经用一块钱赢了我十块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选项:

A.张大龙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B.张大龙不同于一般的人

C.张大龙是一个怎样的人

D.张大龙脑袋非常灵活

【解析】

1、A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说明聪明可以是不愚蠢的人,好像还行;B项“不同于一般的人”说明很聪明,和别人不太一样,也有点意思;C项“怎样的人”也可以对应“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D项“脑袋非常灵活”与“聪明”有些小差别,“聪明”如:这个人学数学、言语、申论很快,“灵活”如:没有接触教育的小孩从小在社会闯荡,很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2、本题四个选项都感觉差一点,A、B、C项均表述不明确,D项表达不够精准,与原文有差异。若其他选项都不行,这四个选项单独都有可能作为正确答案。当选项没有更好的选择时,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这类选项。

3、不明确选项:

(1)否定表达。如:你问“你考完了去哪儿玩”,我回答“我不去湖南、江西、四川”。

(2)A能回答B,说明A比B更明确。如:本题A项“张大龙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能回答C项“张大龙是一个怎样的人”,故A项比C项更明确。

(3)表述是否明确,要建立在对比上。本题四个选项不太好,是与“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对比得出的。若有E项“张大龙很聪明,思维敏捷”,当选,但没有该项,只能选择不太好的选项。需知这四个选项有可能作为正确答案。

【注意】

金字塔第三层:在正确且契合文段中心前提下,若没有完美的答案,可以选择不明确,或表述不够精准的答案。

1、正确答案的要求:满足前两层的情况下,第三层是表意明确、表述精准。

2、错误选项的类型:不明确、和原文有差异,不是原则性错误,当没有其他更好的选项时,可以选择这类选项。

例题

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政府在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技术领域内推动产学研合作责无旁贷,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科技类社会组织既不属于层级制管理下的政府,又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这使得它能够专注于反映创新主体的诉求,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内信息反馈的节点和网络,可以填补产学研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间的信息鸿沟,以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合作达成。因此,除了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留给市场之外,“留给社会”也是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问题的一种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源于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

B.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不应只从市场角度看问题

C.如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上获得新的突破

D.应发挥社会组织在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中的作用

【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产学研合作”的话题,“然而”表转折,提出观点“社会力量”,后文论述科技类社会组织,举例子论述社会组织是有优势的,尾句“因此”总结前文,强调要“留给社会”,对应D项。

A项:“动力不足”为问题表述,且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不应只从市场角度看问题”是正确的,但与D项相比表述不明确,排除。

C项:“如何……突破”提出问题,D项可以回答C项,选项表述不明确,排除。【选D】

【注意】

1、相悖、感情色彩、无中生有,和文段不符的答案,不可能作为中心理解题答案,只可能作为细节题选非题答案。

2、非并列结构:非重点、分述句、无主题词。并列结构:片面选项。偏离文段中心的答案,基本不可作为中心理解题答案,但可作细节题(正确)答案。

3、不明确,不够精准,不太完美的答案,如:不明确,和原文有差异,问题表述,对比择优可作中心理解题答案。

4、完美的答案,基本是将原文中心句照抄下至选项。在现在的考题中基本上没有。

例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解析】

文段开篇提出问题“出现了……新问题”,“由于”引导原因解释,论述社会需求多样化,除了经济还有别的需求,说明不够。“需要”表对策,强调要有社会支持,尾句反面论证强调要处理得当,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重点为对策,对应C项。

A项:“不适合再使用”表述过于绝对,政府不可能不用行政手段,在“金字塔”第一层,排除。

B项:对应问题表述部分,非重点,在“金字塔”第二层,排除。

D项:对应分析问题部分,非重点,在“金字塔”第二层,排除。【选C】

【注意】

1、若把C项改为“处理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支持”,依然选择C项,文段最重要的内容是“需要社会支持”,提出对策,选项符合文意。其他三项都不能选。

2、若把C项改为“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则还应该选C项,此时选项表述不明确,但依然是一个符合文意的对策,只能选C项。

例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而隐蔽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型机制。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可能进行“污染收费”。所以,必须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户防控污染的积极性。这种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对生态建设与保护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补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农业污染防治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B.治理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方法有所不同

C.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治理农业污染的前提

D.现代农业污染防治应树立激励补偿型理念

【解析】

文段开篇论述现代农业不能脱离两个要求,“因此”得出结论,引出农业污染防治是个任务,提出话题“农业污染”,“不同于……‘污染收费’”为分析问题。“所以”总结前文,得出结论,“必须”表对策,强调建立补偿机制,尾句为补充说明。文段为“结论(提问题)-分析问题-对策-补充说明”结构,重点为对策,强调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对应D项。

A项:对应“因此……任务之一”,为第一个结论词之后,文段重点为第二个结论词之后,选项非重点,排除。

B项:对应“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为分析问题部分,是“所以”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选D】

【注意】

1、有同学认为“机制”与“理念”不同,从而误选其他选项,但其他选项更不能选。

2、A、B项非重点,在第二层;C项无中生有,为第一层;D项表述不太精准,在第三层,对比择优,选择D项。

例题

文化从来都包括物质,同时文化也从来都具有非物质的一面。然而,自从近代“物质”兴起之后,我们的思维和想象都已经相当的物质化。由于近代中国曾经悲惨地示人以积贫积弱之相,故追求富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主流。如今的中国虽然看似已经变得富强,却也确实逐渐淡忘了物质财富之外的天地,对于各类“非物质”的事物久已生疏,以至于视而不见。把“非物质文化”视为招商的选项,就是一种典型的物质化思路。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文化是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的综合体

B.中国在实现物质富强之后更应注重非物质层面的富强

C.中国在逐渐变为物质巨人的同时却沦为了精神上的贫困者

D.当今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非物质性文化建设

【解析】

文段开篇论述文化具有两面性,“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已经很物质化,是不好的,提出问题,“由于”为原因解释,因为我们弱过所以追求富强,非重点。“近代……如今……”说明文段存在古今对比,今天更重要,“却”表转折,属于今天的内容中的转折,比“然而”之后更重要,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对“非物质”很生疏,不看它,依然在提出问题。“把‘非物质文化’……思路”为举例子。文段的脉络为“引出话题-转折后提出观点(近代的问题)-分析近代问题的原因-转折后提出新的观点-如今问题举例”,“如今的中国”之前的内容非重点,重点关注后文内容,即提出问题,过于关注物质的,不关注“非物质”。一般文段为提出问题的结构,选项应该优选对策。

B项:为对策表述,但“……之后”说明是先考虑赚钱,赚了钱之后再考虑“非物质”,文段强调的是“同时”,两个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需要同时进行,选项与文意相悖,在第一层,如果把“之后”改成“同时”就对了,排除。

A项:“文化是……”给文化下定义,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为第二层,排除。

C项:“沦为”过于消极,程度太重,如:沦为废物,在第一层,排除。

D项:为问题表述,符合文意,属于第三层,虽然不是对策,但其他选项更不能选,当选。【选D】

【注意】

把B项的“之后”改为“同时”,或者直接删除,则为完美的答案。

例题

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解析】

文段开篇通过“既是……也是……是”来下定义,引出“沉积物基准”的话题,一般非重点。“但”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没有形成统一的基准体系,为问题表述,“由于”表原因解释,非重点,“国内……规范”中“零散”也不好,也是提出问题,文段论述国外没有体系,国内也没有,文段为并列结构,提出问题,文段有问题优选对策。

A项:“亟需”为对策表述,“现有”说明已经有了,文段论述国内外都没有体系,选项为无关对策,在第一层,排除。

B项:对应“国外……体系”“国内……基准规范”,符合文意,当选。

C项:对应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在第二层,排除。

D项:对应“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转折之前,非重点,在第二层,排除。【选B】

例题

在传统的学校中,每个教室孤立且封闭,教师们不会花什么时间来观察同事的教学方法,或者向别人学习。然而,教育研究证实,当教师们相互协作时,学生们的表现也相应提高。经济学家通过统计方法和大型数据库分析发现:当教师有机会与同事长期合作、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时,学生们在测试中得分较高。在一项针对美国教师的调查中,超过90%的受访人反映,同事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B.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意义

C.教学方法对学生表现的影响

D.传统学校中教师受到的限制

【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教学”的话题,“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老师相互协作很好,后文“大型数据库”即调查报告、数据资料,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强调老师要相互协作,对应B项,“交流合作”对应“相互协作”,在第四层。

A项:“大数据”对应“大型数据库”,属于资料分析、调查报告,是分述句内容,在第二层,排除。

C项:“教学方法”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文段论述老师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选项无中生有,在第一层,排除。

D项:“教师受到限制”对应“在传统……封闭”,为引出话题部分,在第二层,排除。【选B】

例题

现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种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可是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怎么能不加考辨就当作研究的依据呢?再说,这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行为,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懒”的惯性。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逐步去了解和熟悉,这过程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是重要的积累。如果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碎片化思维不利于人们感性认知的形成

B.人们应增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辨识能力

C.过于依赖互联网会阻碍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途径

【解析】

本题有一点难度。文段开篇引出话题,找问题用搜索引擎,如:“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可是”表转折,转折之后强调用搜索引擎去搜索是不好的,是有问题的。“人们……积累”为解释说明,非重点。尾句“如果”+不好的结果,为反面论证。文段为“引出背景-提出观点-分析原因-反面论证”结构,文段重点为观点部分,对应C项。

A项:“碎片化思维”范围太广,没有提及文段主题词“互联网”,在第一层,排除。

B项:“增强……能力”中感情倾向与文段相悖,文段强调少上网,在第一层,排除。

D项:“深刻改变了”可以变好,可以不好,但文段说不好,选项感情倾向与原文不符,在第一层,排除。【选C】

例题

不久前,“水电费纳入征信”的传闻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社会经济活动的精细程度看,征信这种数字式指标性评价,未必能穷尽经济生活中的所有可能性。疏忽、出差、留学、搬家、住院乃至因纠纷而暂停缴纳,均有可能造成水电费的拖欠,显然,这些突发状况未必就能准确体现“个人信用”。倘若将这些指标以一种窄口径列入统计,就有可能造成误伤。正因为突发情况多,作为社会服务部门,更要尽到足够的提示、通知责任,并提供充足、便捷的补救渠道。在相关准备不充分时,水电费纳入征信理应审慎推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选取征信指标应做到谨慎合理

B.当下水电费不宜纳入征信系统

C.服务工作的精细程度有待提高

D.征信系统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

【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话题,即“水电费纳入征信”,“从现有社会……误伤”为分析问题,“更要”提出对策,尾句为文段中心,强调水电费纳入征信要审慎推进。

A项:“征信指标”缺少主题词“水电费”,在第一层,排除。

B项:“当下……不宜纳入”说明现在不适合纳入,而不是以后也不适合,对应“审慎”,与原文有差别,在第三层,当选。

C项:“服务工作”缺少主题词“水电费”,在第一层,排除。

D项:“征信系统”缺少主题词“水电费”,在第一层,排除。【选B】

例题

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屡有发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可否认,法律层面的规定,避免了高空坠物发生后出现索赔难的情形,确保了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然而,侵权责任法律的规定,明显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只有发生侵害行为后,法律才会介入。那么,当侵权行为发生后,伤害或死亡悲剧已经发生,根本无法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因此,如何强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让法律成为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的主旨无关的是:

A.强化立法源头设计,有效避免高空坠物

B.高空坠物侵权法律责任规定还不够完善

C.有关高空坠物的法律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D.筑牢安全防护网,让法律成为“事前诸葛”

【解析】

本题需要注意提问,问“无关”,为选非题。先当作正常的中心理解题来做题。文段开篇引出话题“高空坠物”,“然而”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滞后性”,为问题表述。“也就是说”表解释说明,强调太晚了。“因此”总结前文,“强化……关键”为对策表述,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强调强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避免高空坠物。

A项:“强化立法源头设计”对应“强化法律的前置性功能”,“有效避免高空坠物”对应“让法律……防护网”,完全符合中心,排除。

B项:“责任规定还不够完善”表述不明确,在第三层,排除。

C项:“法律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为问题表述,在第三层,排除。

D项:没有提及主题词“高空坠物”,在第一层,当选。【选D】

【注意】

选和主旨无关的题很少,因为都很简单,主旨只有一个,说明其他三个选项一定和主旨有关,A、B、C项均提及“高空坠物”,只有D项未提及,锁定D项。

做个总结

1、和文段不符的答案,表述有误,感情色彩不对,程度过重,无中生有不可能作为中心理解题答案,只可能作为细节题选非题答案。

2、偏离文段中心的答案,如:非重点、分述句、无主题词等,基本不可作为中心理解题答案,但可作细节题(正确)答案。

3、不太完美的答案,如:不明确和原文有差异,或对应文段的问题表述,对比择优可作中心理解题答案。

4、完美的答案,基本是将原文中心句照抄下至选项。现在的考试中越来越少,需要关注不完美的答案。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