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描述性标准,积极心理的主要成分;
掌握:人格障碍、心理辅导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意义;
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和特征,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共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富士康是个庞大的企业,员工有80多万人,坠楼事件虽然在其庞大的员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何发生频率如此高。有心理学家称这是“从众效应”、“羊群效应”。“从众效应”也好,“羊群效应”也罢,这些都只是临时的和表面的原因。我们应该透过这些临时效应,看到当前涌动在企业繁荣背后的灰色心理暗流和自杀者生前长期的心理健康困扰。努力缔造一个促进心理健康的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生活、工作在充满人性、充满关怀并有利于个人潜能最大程度发挥的氛围中是每一个企业、每一所学校的社会责任。
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供了心理健康的新思路。
本章内容要点回溯
1.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概括地看,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2.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统计学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和描述性标准。
3.心理健康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
4.在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积极情感和乐观思维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积极情感关注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和沉浸体验的获得,乐观思维关注积极的思维方式在缔造幸福快乐中的作用。
5.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沉浸体验所描述的是人的高度投入状态,当人们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并受内部动机驱动时,就会产生沉浸体验。
6.心境障碍是以明显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
7.应激性相关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应激性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8.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这个人就被视为有人格障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和焦虑型人格。
9.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以及适应性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概念?
2.举例说明心理健康的意义。
3.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分析增进幸福的策略。
4.心理障碍有哪些类型?简述不同人格障碍的表现或特征。
5.什么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什么区别?
6.简述心理辅导的类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 该定义强调从社会适应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同时也强调了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内在标准。
概括起来,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估目的不同,所依据的心理健康标准就不同。
在学术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是统计学标准,这一标准将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人口中的分布看做“正态分布”,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即人群中的平均状态,居于两端的为异常。但是有些心理或行为并不呈正态分布,还有一些心理与行为只有一端属于异常,另一端则为理想的或优秀的状态,所以该标准的使用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临床实践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健康的诊断一般依据较严格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在我国通常使用两个临床诊断参照标准: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DSM-IV)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DSM-IV主要从临床障碍、人格障碍或智力迟滞、一般医学状况、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及个体在心理、社会和职业领域内的整体功能水平五个维度上给出了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CCMD-3列出了十大类精神障碍,并对每一类精神障碍都提出了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以上两套临床诊断评估系统是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依据。
除了以上两类专业性的心理健康评估标准外,在很多资料中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这些标准可以作为非专业人士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评估的参照,也可以作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参照。下面七条是我国心理辅导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心理健康描述性标准。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他人存在的重要性。他能够被他人理解、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能够融入集体生活,既能享受与他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能独处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心理(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多于消极心理(如猜疑、嫉妒、敌视等),有较充足的安全感。
(三)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看做乐趣而不是负担,在工作和学习中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四)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周围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中。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很少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怀才不遇”。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积极情绪状态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而且一般不会长久,喜不狂、忧不惧、胜不骄、败不馁。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
(六)人格和谐完整
智力正常,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完整、和谐。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一定义建立在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基础上。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将健康同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认为最佳的健康综合了人的生理、智力、情绪、人格、家庭、社会和环境的方方面面,只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处在完好的运行状态时,人们才能够产生健康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揭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人格和情绪因素是健康和疾病的重要预测变量。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Friedman & Roseman,1974)研究发现,A型人格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较强的预测因素。哈勃拉(2003)发现D型人格的人在经历应激时有较高的心血管和可的松反应性,因此他们有较高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D型人格又称为忧伤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以忧郁的心境状态为主,这意味着慢性的心理忧伤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可能。相反,在积极的方向上,研究发现,高自我效能感、高控制的人更加健康,乐观的人和善于表达情绪的人更加健康,而幸福的人不容易患感冒。
(三)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客观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当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渡过难关。即使发生了无法逆转的困境(如伤残),他们也能够运用乐观的思维方式,在逆境中找到新的希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心理健康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能够使个体达到更好的社会适应。
(四)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条件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能够融入集体生活,既能享受与他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能独处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拥有更多的是同情、友善、信任和尊敬,较少猜疑、嫉妒和敌视。因此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安宁的基础。
第二节 积极心理
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限定在一种“病态模型”中,每每谈及心理健康,人们总是先想到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人的积极状态、积极力量和积极的人生追求,积极情感、乐观思维成为心理健康主题下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这一节中,我们即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介绍这三个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
一、积极情感
在前面第七章“情绪的种类”部分介绍了积极情绪,指出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其中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体验到许多积极情感。情感是受社会规范制约的感情状态(孟昭兰,2005),所以凡是与人的某些社会需要满足相联系的情感状态,就称为积极情感。
(一)幸福
当每一个生命降临到人世间的时候,我们都会给他(她)送上衷心的祝福,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幸福。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生活目标,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拥有幸福的感受,那么他(她)一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
1.幸福的含义
人们对幸福的解释多种多样,其中有三种传统解释值得关注。
第一种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源自古代哲学思想,它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
第二种是欲望理论。欲望理论认为幸福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管这个东西是否会带来快乐。这种理论近来受到很多批判,因为人们发现那些追逐财富并获得了财富、那些追逐名利并获得了名利的人,并没有感觉到更多的幸福。
第三种是客观清单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世界中存在一些具有真正价值的事物,而获得幸福就必须要获得或实现其中的一些。这些事物包括:没有疾病困扰、物质上的满足、自己的事业、友谊、孩子、教育、知识等。事实上,人们并不是获得的越多,拥有的幸福越多,所以客观清单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
鉴于以上传统解释都想为幸福找到客观的标准,但都不能很好地回答“什么是幸福”的问题。当代心理学者抛开那些具体的标准,将幸福定义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从而引出了“主观幸福感”概念。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状态。
2. 幸福的评估方法
(1)经验取样法。经验取样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所偏爱的方法。被调查者不需要回忆他们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他们只需要报告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
(2)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幸福的方法。调查者会根据不同的研究假设,采用不同的设问方法,比如,“你现在幸福吗?”“你对你的生活有多满意?”汇总被试在各个题项上的得分,就可以计算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分数。
1.增进幸福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探讨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研究者相信幸福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策略来获取的。这些策略分布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除保持身体健康外,还需要下面的一些策略。
(1) 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增进幸福感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只有那些能够进入到亲密关系、给人以归属感的人际关系才能够提高幸福感。
(2) 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研究发现,强烈的积极情绪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但与人工环境不相关。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天气、阳光灿烂、温暖而不炎热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
(4)适度休闲。与一群朋友参加合作性的休闲活动,如音乐、舞蹈、身体锻炼计划、兴奋性活动(如水上游览、冲浪等)能够带给人巨大的快乐。
(5)正确对待得与失。在对待得与失的态度上,西方人赞赏“在巨大的成功和胜利面前只期许一点小小的幸福,在很小的损失和失败时就准备接受幸福的一个巨大降临”。
(二)沉浸体验
1. 沉浸体验的含义
沉浸是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1988)提出的用来描述人的高度投入状态的概念,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气呵成”、“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为沉浸体验,它是个体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沉浸体验只发生在全神贯注的活动过程中,它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忘我,或者自我释放状态。完成活动任务后,重新出现的自我仿佛更强大了。在沉浸体验中,人的时间知觉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一个小时过去了就好像是刚刚过去了几分钟。
2.哪些活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
研究发现不同的活动产生沉浸体验的频率是不同的。图12-1对此进行了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事自己爱好的活动,如参加体育运动、看电影等最容易产生沉浸体验,而闲逛、休闲等活动中出现沉浸体验的时候非常少。
能够产生沉浸体验的活动一定需要人们运用较高的技能才能完成,并且有可能接近人的极限。在这种活动中,人们认为自己是可以胜任的,有能力完成它。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Carr,2002)提出,技能和挑战是产生沉浸体验的必要条件,图12-2描述了技能和挑战作为沉浸体验产生条件之间的关系。图12-2表明,在沉浸体验产生时,个体所面对的活动是高挑战、高技能性的;面对的活动如果技能性、挑战性较低,人们的体验表现为冷漠;面对的活动如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会体验到焦虑,因为活动超出了自己的可控范围;而当人们面对的是低挑战,而自身又具有中等程度的技能水平时,就会觉得无聊。
二、乐观思维
(一)乐观思维的概念
在面临困境时,乐观的人充满希望,进而寻找机会;而悲观的人则感到绝望,自暴自弃。因此有人会说:乐观就是在逆境中保持良好心态,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心理学通常将乐观看做一种信念,而非一种心境或情感。以塞利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乐观不是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而是人们遇到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解释风格,我们称之为乐观思维。
(二)乐观的意义
我们倡导乐观思维,因为乐观思维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积极结果。
1.乐观有益于健康
研究表明,面对生活压力事件时,如父母关系长期不和、离婚等,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很少有染上身体疾病、抑郁或自杀现象出现;而具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则更容易抑郁,如果他们拥有其他良好的社会关系支持,抑郁症状就有可能减轻。
2.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乐观能够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预测效应。乐观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成就有预测作用。研究者采用归因风格问卷(ASQ),得分在前10%者作为乐观解释风格,得分在后10%者作为悲观解释风格。研究发现乐观解释风格的保险工作者其工作业绩比悲观解释风格者的业绩会多出88%。乐观与夫妻关系的积极评价呈正相关,对长期的婚姻满意度也具有预测作用。
3.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面对亲人亡故等创伤事件时,乐观的人倾向于采用积极方式对情境进行重新评价,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利用活动和爱好来转移注意力,这些策略都具有保护作用。
(三)乐观思维培养
塞利格曼以美国精神病学家贝克(Beck)和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Ellis)的认知治疗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如何帮助个体从悲观的解释风格向乐观的解释风格转变的程序。依据该程序,参与者可以学习如何分析和控制引起情绪变化的情境,矫正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乐观。下面首先介绍ABC理论,在此基础上,呈现乐观思维的训练方法。
1.认知治疗模式——ABC理论
认知治疗模式的代表人物埃利斯指出,并不是人和事让我们喜悦或悲伤——它们只不过提供了一种刺激;其实,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基于这一观点,埃利斯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其中ABC的具体含义如下:A代表不愉快的事件,引发反应的情况;B代表信念,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C代表结果,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图12-3中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ABC理论。
尽管我们倾向于责怪是A(事件)造成了C(结果),其实是B(信念)使我们产生了那样的感受,也就是说认知决定我们的感受。
1.乐观思维的训练程序
塞利格曼以ABC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如何帮助人们从悲观向乐观解释风格转变的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用ABC理论分析坏事情发生时自己的信念、想法以及情绪变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习惯对不愉快事件产生消极的念头。这些念头是决定我们在遭遇挫折后是选择放弃、颓废还是选择振作、重新尝试的关键。由于以往的思维习惯使我们根本就觉察不到自己的那些消极观念,所以需要学着去分析它。
在图12-3的ABC实例中。你可以很快发现,当一个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悲观的想法或不合理的思维会导致不良的情绪结果出现。相反,如果采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思维看待不好的事情,比如将失去晋升机会的原因解释为自己的条件还不充分,就会欣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也不会出现过于消极的情绪。
(2)辩驳不合理的想法。当我们认清了自己悲观、消极的认知,就需要去驳斥它们。这种驳斥过程可以使我们领悟到自己习惯性的思维中存在什么样的错误。同时学会使用一些更合理、更有益的方式来看待我们的处境。大多数事情的发生通常有许多原因,悲观者常常去找最糟糕、对自己最有杀伤力的理由。要想打破这种具有杀伤力的习惯想法,就要学会训练自己找寻可能导致这个事件的各种原因出来。反复练习反驳已经自动化的思维习惯,专心去思考如何可以改变情境,并且防止不愉快事件恶化成灾难。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够逐渐习得乐观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心理障碍
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列出了十种心理障碍,其中既有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理障碍,也有适应性的功能障碍。在青少年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心境障碍、应激性相关障碍和人格障碍。下面简要介绍这三类心理障碍。
一、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是以明显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
(一)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所处环境不相称。情绪表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特例则以易怒为主。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其症状标准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伴有语速增快、言语急迫紧促、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行为鲁莽和睡眠减少等症状。
轻躁狂状态不会造成社会和职业功能的破坏,不需要住院治疗。但严重的躁狂发作会损害个体心理社会功能,导致婚姻、职业或社会关系出现问题或危机。严重的躁狂会伴有精神病性特征(如夸大妄想),需要住院治疗。
(二)抑郁发作
抑郁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所处情境不相称。情绪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除以上症状外,还常常会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精力减退,睡眠有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严重者还会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
对成人抑郁发作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抑郁发作是由生活事件或正在经历的困难引发的,研究表明,在66%~90%的抑郁发作前六个月内,个体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大多与丧失(如离婚、流产或亲人亡故)有关。
抑郁发作的治疗最好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来进行。研究发现,与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方法相比,认知疗法是更有效的抑郁治疗方法。
二、应激性相关障碍
应激性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心理障碍,也称为反应性精神障碍。其中生活事件或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的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应激性相关障碍主要包括:
(一)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受到突如其来的、严重的精神打击后立即(一小时之内)出现的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动作和言语增加,思维和情感不一致,动作和言语单调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活动和言语明显减少,甚至终日呆坐不语,严重者可陷于木僵状态。
如果应激源消失,症状往往会得到缓解。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亲人亡故或重大疾病)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其临床症状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随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体验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或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地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
(三)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适应性障碍常因明显生活事件,特别是处于持续的不愉快的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改变后发生。如学习环境变化、生活境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学业不良、失恋及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均有可能影响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和价值观念的完整性。情绪上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抑郁、胆小、不知所措,行为上出现适应不良,如独处、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还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与之相伴随的生理功能障碍是睡眠不好、食欲减退。
适应性障碍往往出现在应激事件或生活事件发生之后一个月内,病程至少持续一个月,一般不超过六个月。适应性障碍在精神创伤程度、症状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方面较急性应激反应低。人格特征和易感性在适应障碍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三、人格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与焦虑症、情感症等心理障碍不同。患有焦虑症与情感症的来访者所共有的特征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或有愧疚感或希望改变自己;而存在人格障碍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偏差,也不会因此到焦虑不安。人格障碍有多种,下面重点介绍其中四种。
(一)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融洽相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挫折和侮辱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明显超出实际需要地好斗,执着追求个人权力;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另有新欢或伴侣不忠;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到压制、被迫害;具有将其外部事件解释为“阴谋”的非现实性观念,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二)冲动型人格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通常还有以下特点: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常表现出攻击、鲁莽和盲目性行为;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责或罪恶感;经常出现心理不平衡;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
上述特征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其外部表现是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不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暗地破坏或阻挠。
(三)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要求严格和完美,具有强烈的自制性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世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为主,轻松、愉快、满意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于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
(四)焦虑型人格
以一贯感到紧张、担心、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只有在能够保证被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的情况下,才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强烈,生活方式受到限制。
第四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概述
(一) 心理辅导概念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心理辅导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对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认为广义的心理咨询既包括心理辅导,也包括心理治疗,它们本质上都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信任合作关系来帮助来访者消除和缓解自身的问题。如果从狭义上理解,三者确实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是对象的区别。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障碍、有病理性异常的病人,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存在心理困扰的正常来访者,而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存在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的青少年。
其次是服务地点不同。心理治疗主要在医疗机构内实施,心理咨询常在地方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内实施,而心理辅导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
最后是服务方法不同。心理治疗比较强调治疗技术,并伴有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更加强调咨询者与求助者的关系建立,强调在咨询人员指导下的来访者自我领悟。而心理辅导由于面对的是青少年,且在学校内进行,所以会带有更多的教育和指导色彩,通过心理帮助,促进学生向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心理辅导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不能用管理和纯教育的方法开展心理辅导。
(三)心理辅导的类型
心理辅导因服务对象和辅导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个别辅导是一种一对一的辅导形式。它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促使其态度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人际交往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探索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
2.适应性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适应性心理辅导是针对包括正常个体在内的心理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排解受访者的心理困扰,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其适应能力。因而适应性心理辅导具有预防和矫正功能。
发展性心理辅导所针对的是所有发展中的个体,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其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发展性辅导的具体内容可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二、心理辅导技术
前面谈到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两种辅导具有不同的对象,针对的是不同的问题,希望达成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它们的技术流程有很大区别。下面分别来谈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
(一)个别心理辅导
1. 建立关系
心理辅导最重要的是与来访者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形成一种“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以更为合适的方式思考、行事。通过这种联盟的内化,来访者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建立关系联盟需要辅导者注重以下技术的练习:
(1)温暖与尊重。温暖是建立关系的前提,辅导者以友好、亲切、温和的方式接待来访者,得到接纳的来访者将带着积极的情绪和开放的态度进入到辅导关系中。相反,态度冷漠是辅导者不专业、不合格的表现,因为冷漠的面孔后面肯定潜藏着对来访者的轻视、嫌恶或敌意。温暖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只有真正关心来访者的问题,温暖才会从辅导者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才会使来访者感到真诚自然、自在舒适。
尊重来访者是要求辅导者接受来访者,包括接受来访者的不同观点和行为习惯,对来访者表现出的不恰当行为不指责、不批评,以此消除来访者的不安全感。
(2)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指辅导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发现并强调他们的优点,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带动来访者的改变。从来访者身上寻找闪光点,相信每一位来访者的生活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变化,这是心理辅导者工作的支撑点。
(3)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解释为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同理心中包含了更多的理智成分,是一种能够理解并分担对方精神世界的负荷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4)真诚可信。真诚可信就是要开诚布公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辅导者的想法。不要让来访者猜测你话语中的真实含义,不要用含沙射影的方式批评来访者。要遵守对来访者的承诺,比如保守秘密,不能对来访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有真诚地对待来访者,他才能够将内心深处的的内容袒露给来访者。然而,不能简单地把真诚理解为说实话,如果辅导者不是深深关切着对方,讲出来的实话有可能会伤害到对方。
2. 会谈的技术
个体心理辅导是由一次次会谈组成的,不同阶段的会谈具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个体心理辅导中的会谈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式会谈、诊断与评估式会谈、指导与治疗式会谈。
收集资料式会谈是会谈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收集资料式会谈中辅导者需要了解来访者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这些问题对他(她)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她)自己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影响,与这些问题有关的人、事、环境有哪些,来访者的个人经历、性格等。除此之外,辅导者还要通过这个过程和来访者建立起信任关系。
诊断与评估式会谈首先要辨清来访者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为此,辅导者可以借助前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核查、提问,也可以借助心理测验或问卷进行评估。
指导与治疗式会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此时,辅导者要借助相关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促使来访者产生新的领悟。
会谈技巧体现在倾听、提问、鼓励、说明释义、感情反应和总结等几个方面。
(1)倾听。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听觉与心理活动。在倾听的过程中,倾听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应包括语义、声调等。倾听时还需要观察谈话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不仅要接收、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而且也要接收、理解别人的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不仅要从中得到信息,而且还要捕捉他人的思想和感情。倾听不是一个单向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理解信息、建构意义、表达倾听者态度的过程。
(2)提问。会谈中辅导者可以根据会谈目的适时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来提问。开放式问题是指辅导者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来访者可以自由作答的问题。开放式问题有助于来访者开放自己、放松自己,可以引导来访者讲出更多有关的情况、想法、情绪,有助于辅导者了解来访者,以及让来访者了解自己。例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让你那么生气?”封闭式提问是指那些特定的,并且经常用一个词来回答的问题,例如:“当时是妈妈训斥你了吗?”“你被吓了一跳,是吗?”这种问题的答案被提问者限定在很窄的范围,预期答案为“是”或“不是”。封闭式提问有助于缩小讨论的范围、澄清事实和帮助来访者集中注意某种主要问题。但是辅导者对封闭式问题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多,也不要在一开始就使用。因为来访者总是带着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痛苦的愿望而来,如果辅导者过早或过于频繁地使用封闭式问题,来访者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被压迫感,辅导关系就会因此被破坏。
(3)鼓励。即辅导者对来访者所谈的感兴趣,并促进其继续讲述和深入。其表达方式有点头微笑;说出一些支持性的话或一些示意语,如“我理解”“请继续”“是的”“后来呢”“怎样”“嗯”等。鼓励使来访者感到被接纳,自己所讲的有人愿意听,自己的感受能被理解,这促使来访者更进一步地敞开心扉,并使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入和亲密。
在会谈中,鼓励来访者的另一方式是重复来访者谈话中使用的一些关键词或显示重要信息的语句。重复能表明对来访者所讲问题的重视,可以将谈话引导到某个关键的问题上,有助于引导谈话进一步深入;也有助于来访者审视自己的所思、所感,并且能核实辅导者的理解是否正确。
(4)说明释义。即对来访者谈话中所讲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用辅导者的语言讲给来访者,以此促进来访者的探讨和领悟,向来访者表明他的话被辅导者所理解。引导来访者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重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解释自己的行为。例如:
辅导者:你刚才讲述的这些事情,主要意思是想说你希望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得做好,好让人觉得你聪明能干,对吗?
来访者:对,我总是这样要求自己,什么事情都想做得尽善尽美。
辅导者:希望自己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来访者:嗯。(点头)
在这个例子中,辅导者两次将自己的理解向来访者进行说明,逐步引发来访者对自己所存在的“完美主义”问题的思考,从而将心理辅导引向深入。
(5)情感反应。是指辅导者有选择地对来访者在会谈中的情绪内容予以注意和反应,协助来访者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其主要作用是澄清事件后隐藏的情绪,探察来访者的感情卷入程度,推动对感受及相关内容的讨论。
运用这一技巧时,辅导者自身必须对人类丰富的情感有较好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义常见的情绪情感,比如愤怒、担忧、恐惧、心绪烦乱、悲伤、难为情、高兴等,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6)总结。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总结就是把来访者所讲述的事实、情感、行为反应等经过辅导者的分析综合后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来。其内容包括:来访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辅导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印象,下一步的辅导计划,与来访者下一步会谈的约定。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人际交往的作用,促进团体成员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团体辅导强调人际互动,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来推动团队成员积极地、投入地探讨个体的问题。团体成员可以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由此发展起来的团体凝聚力,又会使团队成员学会亲密、体贴和一起迎接挑战的方法。团队成员可以在这种支持性的团体氛围中大胆尝试各种行为方式,并将合适的行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功能。
下面介绍团体辅导的基本策略和辅导技术。
1. 团体辅导的基本策略
(1)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辅导者对学生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充满爱心、耐心和诚恳、亲切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反馈。反馈是辅导者为学生提供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反馈技巧包括认真聆听,回应时表现出同理心,熟练运用尊重、温暖、坦诚和面质等方法。
(3)认知与行为改变。对于那些由于认识问题而导致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学生,使用认知改变策略,可以使其恢复合理的思考。例如,使用教导、暗示、说服、面质等方法,可消除学生的非理性认知,从而改变其情绪与行为。
团体心理辅导常常运用可操作的行为改变策略,例如奖赏,可增加良好行为;惩罚与系统脱敏,可以减少不良行为;角色扮演,可以习得适应性行为;加强行为训练与布置行为作业,可以克服学生缺乏自信和行动勇气等行为。
(4)示范作用。在团体中,辅导者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团体辅导者要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秉持平等、公正、热情、亲切、尊重的风范,自觉为学生提供行为示范。
(5)自我管理。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团体辅导要注意发挥学生改变的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学习自我观察、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获得更好的能力以解决问题。
2. 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是伴随着团体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美国加州大学咨询心理学家柯维(Corey)将团体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特定的问题,团体心理辅导者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和潜在的危机,把握干预时机和干预方法,以便带领所有团体成员朝着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混乱。下面,我们参考柯维的观点,介绍团体辅导6个阶段的任务和问题处理方法。
阶段1: 组团事务——形成团体
在开始阶段,辅导者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团队成员明确的目标定位,做好预备性活动。具体任务包括:
· 确定团体的总体目标和团体辅导计划。
· 筛选团队成员。根据辅导目的采用会谈筛选或问卷筛选。处在严重危机状态或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人不能纳入团体之中。
· 安排预备性活动。包括向团队成员介绍辅导目标、团队的基本规则,并使团队成员尽快熟悉起来。
阶段2:初始阶段——定向和探索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团体规范、创造相互信任的团体气氛。具体任务包括:
· 和团体成员一起制定基本规则和规范,讲解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
· 协助成员表达他们的担心、希望,努力促进信任感的建立。
· 示范促进性的辅导行为,对团队成员坦诚相待。
· 作好责任分工,既要避免成员出现依赖性,也要避免某些成员占用过多机会。
· 协助团队成员建立个人目标,教给成员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 随时关注团体的需要,促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
阶段3:过渡阶段——应对阻抗
这阶段辅导者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干预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给成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又要给予适度的挑战,以便成员能够解决存在于团体内的冲突和来自自身的阻抗与防御。具体做法是:
· 鼓励团体成员认识和表达自己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的焦虑和不情愿。
· 帮助成员清理他们的自我防御反应方式,创造一种使他们能在团体中公开处理阻抗的氛围。
· 避免带有攻击性地质询参与者,以免成员间出现敌对情绪以及不信任感。
· 辅导者要乐于、勇于解决冲突,而不是回避冲突。
阶段4:工作阶段——凝聚力和创造性
进入该阶段的时候,团体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将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成员之间自由而直接地交往,他们开放自我,互诉衷肠。每一个成员都愿意大胆探索,愿意被他人了解,他们彼此都能够感受到团体的支持并愿意尝试自我改变。此时辅导者的主要职责是:
· 对推动内部凝聚力和创造性工作的行为提供系统性强化。
· 发现成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
· 正面引导示范,特别是示范如何进行关怀式的质询。
· 促进成员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思考其他新的行为模式。
阶段5:最后阶段——巩固和结束
在团体辅导的最后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成员把他们在团体中所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辅导者的核心任务是指导成员认清团体辅导中各项活动的意义,帮助他们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推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具体做法包括:
· 对成员表现出的改变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成长的支持力量。
· 帮助成员构建一个理念框架,以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在团体中所学到的东西。
· 支持成员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阶段6:后续事务——效果评估与追踪
这是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团体辅导的有效性。评估内容包括团体和成员的目标是否达成,指导者的行为和技巧运用如何,团体动力和干预机制是什么,团体辅导是否存在负面影响等。追踪指的是团体辅导之后安排的聚会,称为追踪性聚会。主要目的是了解团体成员是否把前期辅导中所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进一步提供指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