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1-4

01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先秦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 历史散文 和哲理散文 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  诗  》或《  诗三百  》

3.《诗经》的  赋  、比、  兴  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血雨霏霏  ”,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  载驰  》和《  无衣  》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  风  ”“  雅  ”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  虞书  》《夏书》《商书》和《  周书  》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  左氏春秋  》,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  春秋三传  ”。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  巧妙的论辩艺术  、  宏放豪迈的文风  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  知人论世  ”和“  以意逆志  ”。

11.《庄子》33篇,分为  内篇  、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  内篇  是庄子所作。

12.  屈原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  楚辞  ”。

13.《  离骚  》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  自传体  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  诗经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  风赋  》《高唐赋》《  登徒子好色赋  》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8分)

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离骚》(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答:首先是记叙历史事件时不是平铺直叙,毫无选择,而是抓住事件中的重要环节着力描写,使所叙之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如“赵盾弑君”事件是由情节异常紧张、变化莫测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使所叙之事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传奇的色彩。

其次,《左传》非常善于描写战争。描写战争不只是简单地写军事斗争,而是把它与政治经济外交联系起来写,并且能够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千姿百态,绝少雷同。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ブ战、晋楚之战、齐晋鞍之战、晋鄢陵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不仅以委屈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和场面,而且能够写出战争的性质和成败关键。

第三,《左传》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几乎都是以鲜明的面目出现,或善良、或正直、或阴险、或邪恶,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如《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郑庄公兄弟母子间矛盾斗争发展过程的入微刻画,表现了郑庄公阴险虚伪的丑恶面目。

《左传》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辞令十分优美,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外交特使)。”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

答:我国先秦诸子散文由最初简单朴素的语录式文章发展为逐渐成熟完备的文章,依据时间和散文样式、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诸子散文的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其代表作为《论语》、《墨子》;②战国中期,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其代表作为《孟子》、《庄子》;③战国后期,先秦诸子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阶段,其代表作为《荀子》、《韩非子》。

3.屈原作品的艺术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①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

②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

③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诗经》的思想内容。

答题要点:

(1)祭祀诗:祭祀诗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例如“周颂”31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是“周颂”,也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2)赞颂诗:赞颂诗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qǐ)》等都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3)怨刺诗:怨刺诗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如“大雅”里的《民劳》,“小雅”的《巷伯》,“国风”中“魏风”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黄鸟》等都是名篇。

(4)婚恋诗:婚恋诗是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诗。这类诗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国风”民歌中。爱情诗最著名的有“周南”的《关雎》、《汉广》,“秦风”的《蒹葭》,“陈风”《月出》,“邶风”《静女》等。描写婚姻生活的诗著名者有“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5)战争徭役诗:这类诗主要描写战争徭役给劳动者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著名的有“豳风”《东山》,“小雅”《采薇》、《何草不黄》,“魏风”《伯兮》、“墉风”《载驰》,“秦风”《无衣》等。

2.分析《庄子》的艺术成就。

答题要点: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图景写来异常雄阔。再次,《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3.论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答题要点:

屈原的文学地位,在汉代即得以彰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法,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在汉代以后,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究其原因,似可现归功于屈原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如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向以“立德、立功、立言”自励,“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却惨遭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着《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另外,屈原的艺术创造,为他赢得了后世的不尽知音。他以一人之力,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除现实主义之外的另一个源头,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汉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汉代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  哲理  和  政论  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  乐府  民歌和《  古诗十九首  》。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  过秦论  》和《  积贮疏  》。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  汉大赋予  ,另一类是  汉小赋(抒情赋)  。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  枚乘  的《  七发  》,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6、《  上林赋  》和《  子虚赋  》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  两都赋  》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  二京赋  》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  司马迁  和东汉的  班固  。

9.张衡的《  归田赋  》是魏晋时期流行的“  抒情小赋  ”的先驱。

10.班固的《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  史记  》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  古代官司府音乐机关  的名称,始创于  秦  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  》,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  鼓吹歌辞  ”和“杂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班固  的《咏史》,秦嘉的《  赠妇诗  》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  长篇叙事诗  ,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  玉台新咏  》。

15.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  》最早见于萧统的《  昭明文选  》。

 

二、默写与填句(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8分)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填句:“新人虽言好,  未若故人姝  ”(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两汉辞赋的发展流程。

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是以骚体赋为主流,是屈 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和发展。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是散体大赋占据压倒优势。东汉顺帝以后,随 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史记》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3.以《孔雀东南飞》为例,简析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事的生动性和 精彩场面的描写。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 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和同情。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孔》文采用的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答题要点: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陈绎在《诗谱》中评价本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和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浮云蔽白日”则在比喻手法中隐含对游子(实也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但表露得更为含蓄。二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 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 深沉的写法,和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典,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借用《诗经 •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则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 词句;“胡马”、“越鸟”二句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 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 《小雅》是‘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 才是恰到好处的用典。本诗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2.试析《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题要点:

(1)开创了“纪传体”体例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2)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它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3)《史记》是后世小说、戏曲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以元人杂剧而论,内容取材于《史记》,明代杂剧、明代传奇、明代平话小说以及近代京戏、地方戏中均有选自《史记》的体裁。

(4)《史记》人物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后世戏曲、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史记》中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方法也常被后代的小说、戏曲多学习、所模拟。最明显、最突出的是《水浒传》 。

(5)《史记》的文章结构常被后世小说奉为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唐宋传奇”和《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中表现得最突出。

3.《汉书》与《史记》在思想倾向上有何不同?

答题要点:

在思想上,《汉书》的正统气更浓,对封建王朝的维护与《史记》比较,显得就更突出。《汉书》对统治集团的残酷、腐朽、荒淫亦有揭露批判,但远不如《史记》广泛深刻。他没有象《史记》那样热情歌颂农民起义中的英雄人物,没有赞美游侠、刺客、商人等下层人物的品质和才干。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郭解等是“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两人观点,截然相反。在这方面,《史记》的思想,是《汉书》、也是历代正史所不及的。

对汉武帝之后盛行的天人感应思想,《史记》的怀疑否定较多。《伯夷列传》、《河渠书》、《封禅书》等篇中都有明显表现。班固则不然,《汉书》在《五行志》中将自然界的一切变故都与社会人事一一比附,十分可笑。《霍光传》、《张汤传》等讲神异之事、因果报应。总的说,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上,班固比司马迁有明显倒退。

《汉书》多是冷静叙述,在不动声色之中,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性格。

 

03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曹丕所作的《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  七言诗  ,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钟嵘在《  骨气奇高  》中评价曹植的诗为“  体被文质  ,词采华茂”。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  七子  和女诗人  蔡琰  。

4.王粲的代表作是《  七哀诗  》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厚  ”的诗句。

5.阮籍的《  咏怀诗  》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  政治抒情组诗  的先河。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  陆机  被钟嵘奉为“  太康之英  ”,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  》与《  孔雀东南飞  》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讲究  声律  和对偶的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  永明体  ”。

9.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晋宋之交的诗人  谢灵运  ,其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  颜延之  和  鲍照  。

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和颜之推《  颜氏家训  》的名作。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  搜神记  》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  世说新语  》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  刘义庆  (作者)《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  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

14.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  典论·论文  》、陆机的《文赋》、刘勰的《  文心雕龙  》和钟嵘的《诗品》。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丰富的  文学创作实践  和  文学理论  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8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填句:“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嵇康“赠秀才入军十九首”)(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试说出其中两个人的代表作。

答: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177-217),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写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及人民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登楼赋》是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孔融(153-208),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散文如《荐弥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骈俪气息较多;《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诙谐意味。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

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1)陶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诗人在真率的叙写之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旷达的胸怀,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萧统《陶渊明集序》称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旷而且真。”

(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是陶诗的又一突出特点。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但并不重自然实景的工笔描绘,不拘于眼前实有,只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景,又有意中之景,而重在写意中之景,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等,自然界的景物只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外化”。

(3)陶诗不仅善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而且常常带着一种特有的理趣,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怀古田舍》)等,都含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4)精工而本色的语言,是陶诗的又一特色。陶诗语言朴素、真率,毫无斧凿之痕:“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不作任何修饰,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风采韵味深厚。陶诗的语言平淡、本色,但绝不浅薄粗俗,而是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苏轼称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实为中肯之论。

3.试述南北朝骈文和散文发展情况。

答: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作品多为晋时的散赋和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是骈文所写。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但也有很多作品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和文章的格式化。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曹植诗文的代表作有哪些,其风格特征是怎样的。

答题要点:

曹植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等。首先他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用乐府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乐府以叙事为主转向以抒情为主。其次,曹植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另外,在运用比喻、安排警句以及对偶、炼字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曹植在艺术技巧上的功力。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2.分析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题要点:

南北朝民歌是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次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它不但形象地反映 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形式和风格,是我国诗歌的一个新发展。 南朝乐府民歌由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民间诗歌创作。它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宋、齐、梁时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是民间的祭歌,三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极少反映下层人们的悲苦之音,而使情歌成为唯一的主题,部分作品有浓厚的脂粉气以至色情成分。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南朝社会生活的现实,客观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罪恶也有一定揭露。南朝内容虽单调,但由于其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并且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如流水,颇具感人力量。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第一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他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和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第三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四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第五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内容;第六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

3.论述《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题要点: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等36门,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又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具体说来,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如《王子猷居山阴》、《华歆王朗》等。

(2)崇尚老庄自然,大多篇章描述了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包括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名士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淡,如《刘伶病酒》等。

(3)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如《石崇要客燕集》、《石崇与王恺争豪》等。

(4)对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斗争、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和文学艺术成就也有所反映。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具体说来:

(1)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的篇章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而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后各人的表现。有的篇章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性急。有的篇章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中王导“以麈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此是君坐!”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

(2)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既有典雅的辞句,又有生动的口语,善于将语言写得逼似人物身份,使人如闻其声。如《俭啬》篇写司徒王戎的吝啬;《简傲》篇写钟会访嵇康,表现了嵇康傲岸的个性。正如明代胡应膦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文隽语的笔记小说和小品文的先驱,对所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模仿者不绝,有梁刘孝标的《续世说》、明何梁俊的《何氏语林》等。《世说新语》的许多故事成为古代诗文中的典故或小说、戏曲的创作素材。如元关汉卿的《玉镜台》、秦简夫的《剪发代宾》等都是从《世说新语》的故事发展而来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植七步成诗等情节也来自《世说新语》。此外。“拾人牙慧”、“一往情深”、“难兄难弟”等成语,也出自《世说新语》。

04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四

隋唐五代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文章四友”是指  李峤  、苏味道、  崔融  和杜审言,其中杜审言成就最高。

2.陈子昂的《感遇》诗,意境浑厚,语言老成,正体现了“  骨气端翔  ,  音情顿挫  ”的特色。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是  孟浩然  和  王唯  。

4.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  王昌龄  ,其代表作有《  从军行  》等。

5.刘长卿的五绝,最为著名的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中有“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的诗句。

6.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  白居易  、  元稹  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7.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  》中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

8.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散文革新运动,  韩愈  、  柳宗元  为其确定了一系列的理论主张。

9.  柳宗元  (作家)的山水游记以“  永州八记  ”和《游黄溪记》等为佳,将我国的游记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10.大历诗风以  清丽空灵  、  省净纤巧  为主要特色。

11.晚唐并称为小“李杜”的两位著名诗人是  李商隐  和  杜牧  。

12.唐传奇是自觉的小说创作,它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进入了  自觉的时代  ;唐传奇是具有成熟形态的  文言短篇小说  。

13.中唐时期是唐传奇的繁荣期,此期的代表作有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  莺莺传  》、陈鸿的《  长恨歌传  》和李朝威的《柳毅传》等。

14.《  花间集  》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编者为后蜀的  赵崇祚  。

15.唐五代文人词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形成了“  词为丰急科  ”的传统,奠定了后世婉约词  的总体风貌。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杜甫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8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填句:“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2分)

 

三、简答题(四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及其对唐代诗文发展的贡献。

答:第一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明确地批判了齐梁 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是他努力时间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其作品的面貌不但和齐梁 及唐初宫廷诗人迥别,而且和四杰亦不尽同。无聊的奉和酬赠、歌功颂德之作更少了,感慨社会人生、抒发 个人情志之作更多了,而且绝无轻靡浮薄的气息,彻底脱去了华美的形式,代之以苍老雄健,沉着抑郁。

2.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① 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

主义精神,有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② 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

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得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是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③ 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想、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④ 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就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3.简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如:《岁晏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2)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如:《潼关吏》、《草堂》、《洗兵马》、《枯棕》、《丽人行》等。

(3)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4)咏史怀古,借史抒怀,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如:《术古三首》、《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

(5)咏物寄怀。如:《登岳阳楼》、《初月》等。

(6)思乡怀人,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月夜》、《月夜忆舍弟》等。

(7)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如:《石壕吏》、《新婚别》、《兵车行》等。

4.简述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答:中唐的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为其确定 了一系列的理论主张。首先,他们总结骈体文重文轻道和前代古文家重道轻文的偏向;其次,在继承传统的 基础上,坚持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再次。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韩愈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和司 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创作观点。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答题要点:

新乐府运动是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基础上,倡导而兴起的一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 首先,白居易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他竭力主张诗人要植根于现实,要多询时务,进行调查了解,以保证诗歌的真实性。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白居易诗论的基础。其次、他认为诗歌应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即强调诗歌的政教“讽喻”功能,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深刻、最成熟之处。这固然有其片面强调现实功利的狭隘性,但重视诗歌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又正是白居易诗论之精华所在。再次,白居易还正确阐述了诗歌与形式的内容。这为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表达的浅切明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分析李商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题要点:

李商隐诗歌的主要内容:一是关注现实,其诗中有百首是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均有反映,并大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描写了农村凋敝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了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变化,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夹叙夹议,气势磅礴,兼有政论和史诗的特色。二是李商隐诗中为数最多的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徒有壮志,怀才不遇,以及消极颓唐之情,复杂而又强烈,往往见于笔端。三是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极富特色,其中一部分是写其妻子王氏的。四是还写了不少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诗作,多以《无题》标示。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是构思缜密,情致神晕,是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色之一。他的诗无论感时、抒怀,还是言情、咏物,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二是长于用典,精工贴切,是李商隐诗的又一重要特色。三是锤炼字词,工于造语,他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他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而且重视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四是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浓郁,摇曳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特色。

3.论述唐传奇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答题要点: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代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铏的《传奇》一书,后人遂以之概称唐人小说。今存唐代传奇小说,数量不少,其中流传较广的有90篇,这些作品大都收入宋初李昉等编集的《太平广记》里,其它如《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全唐文》等总集类书中也收载了一些。

唐代传奇根据它的历史发展情况,可分三个时期:

(1)初唐时期,是传奇小说发展的初期。作品数量很少,仅存《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3篇,艺术上虽然注意到描摹形象和整体结构,但总的说来还不够成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2)盛唐至中唐,是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从内容上说,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即使谈神说怪,也往往具有社会现实内容。

沈既济的《枕中记》受刘义庆《幽明录》“焦湖庙祝”的启发,借以表现唐代官场的现实。作品写卢生在邯郸逆旅中,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梦中经历了他生平热烈追求的“出将入相”的生活。一旦惊醒,还不到蒸熟一顿黄粱饭的工夫。于是他大彻大悟,万念俱息。类似的作品还有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如《任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等,在唐传奇中成就最高。

《任氏传》和《柳毅传》都是具有神怪色彩的爱情小说。蒋防写的《霍小玉传》则纯写人间爱情悲剧。小玉是一个没落贵族的爱女,后沦为歌妓,同书生李益立下婚誓。后李益别娶卢氏,小玉因此忧愤而死。情节虽较简单,然文笔翘楚曲折,生动深刻。作者以最大的同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个温婉美丽,受尽凌辱而不肯屈服的悲剧形象。白行简是白居易之弟,《李娃传》是他的杰作。传中述荥阳公子某生恋一娼女名李娃者,后因穷困为女所弃,遂流落为歌童。其父为显官,见之,怒其有辱门楣,鞭之几死,抛弃路旁。后李娃感其情,与之结婚,从此努力读书,得登科第,授成都府参军,恰值当时其父为剑南采访使,因此父子和好如初。《李娃传》的情节较复杂,富有戏剧性,波澜曲折,布局谨严,表现了很高的小说技巧。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真实而又生动。语言精简工细,叙事很有条理,富于组织和表现能力。在这篇作品里,市民的生活气息,反映得也颇为鲜明。

爱情小说中影响大的还有元稹的《莺莺传》。后人因传中张生曾赋《会真诗》三十韵,故亦名《会真记》,写张生和莺莺的私恋而终至诀绝的悲剧。传中的张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故事的发展,心理的活动,都有一些实际体验,决非全出于虚构。加以作者清丽的文笔,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3)晚唐时期。大批传奇专集的出现,表明晚唐文人对这种文学形式的进一步重视。作品有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继玄怪录》、牛肃《纪闻》、薛用弱《集异记》、袁郊《甘泽谣》、裴铏《传奇》、皇甫枚《三水小牍》等。这些专集中虽有可喜之作,但总的来看,倾向于搜奇猎异、言神志怪,六朝遗风复炽,现实主义内容受到削弱。然而这一时期的传奇也表现了一些新的题材,描写剑侠的作品,便属此例。杜光庭《虬髯客传》以杨素宠妓红拂大胆私奔李靖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隋末有志图王的虬髯客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面前折服,出海自立的故事,刻画了“风尘三侠”的风貌:虬髯客的豪爽俊伟,红拂的机智勇敢,李靖的风流倜傥,都跃然纸上。《无双传》是晚唐爱情传奇中最好的一篇。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上,突出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王仙客与刘无双–悲欢离合的故事。

总之,晚唐传奇虽为数不少,但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上看,都远逊中唐时期那些著名的作品。

唐代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此,小说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而且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传奇创作的作家,促进了小说在艺术上的丰富和提高,对后来宋元戏曲、白话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